东北网6月16日电 1933年1月8日,日军广濑第十师团所属密山支队自穆棱北上占领密山并建立傀儡政权,招降纳叛,组成密山县“清乡局”,成立伪地方武装,对密山县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和屠杀。1934年9月初,冬季将至,李延禄领导的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由救国游击军发展改编而成)的冬装、粮草尚无着落,武器弹药也显不足,严重影响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从敌人手中夺取军需物资和武器弹药成为当务之急。9月中旬,驻密山县城的伪军四旅陶团被调往饶河,城内兵力空虚。
省委党史研究室陈玫研究了李延禄的回忆录,她说,攻打密山战斗由师长杨泰和统一指挥。他们首先派出一团,在半截河(向阳镇)活动,大量张贴抗日宣传告示“告伪满士兵书”动摇伪军的军心,并通知这里的商会:迅速筹办棉花、布匹,限期交付,否则将派兵攻袭。敌军得知消息信以为真,火速派兵前往半截河集中,这一调动使他们失去了迅速增援密山县城的优势。
1934年11月16日晚,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主力部队连夜急行军,悄悄将密山县城团团围住。午夜时分,杨泰和下达了攻击命令。顿时,枪声四起,喊声震天,杨泰和率第一团攻西门,张奎率所部攻打北门,东、南门分别由其他部队进攻。敌人在睡梦中惊醒,仓促迎战。守西门的地方保安队首领张保董见势难以抵挡,隔着城门搭话“给条出城路就献西门”,杨泰和同意其要求,让地方保安队逃出城去,自己率部首先攻克了西门。随后,根据张保董的交代,城内的伪警察队一连人被包围缴械。杨泰和又联合突破阻击攻入县城的其他3支队伍强攻伪县公署。杨指挥部队向守敌猛烈开火,激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将日军全部消灭,占领了密山县城。
这次战斗共缴获步枪134支、短枪4支、子弹万余发,并从汉奸商号、日伪仓库缴获了大量的布匹、棉花、胶鞋、粮食等越冬物资,同时将爱国工商界筹集的300匹花旗布运走。攻打密山县城的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杀敌的勇气。
一天激战保卫马家屯
李延禄曾经回忆说,救国游击军在八道河子大捷后,于1933年3月中旬来到有1000多户人家的汪清马家大屯。进驻不久,日伪当局纠集3000多人进行围剿。救国游击军决定分兵四路迎击,其中在日军必经之路的托盘沟和大肚川沟布下精兵强将。
3月31日,日伪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进攻马家大屯地区的游击军阵地,抗日军队在各个阻击要道口上一起开火,敌伪军遭到重创。敌伪军二次反击的时候,日本警察队的攻势已经松懈无力。托盘沟的战斗打得最激烈,史忠恒团长腰部负伤。大肚川沟的战果最大,李光率领的汪清别动队缴了伪军一个连的枪。午后,敌军的战机在战场上空盘旋助战,但因各条战线都处在敌我胶着状态,加上树木丛生,也没有发挥威力。战斗进行了一整天,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缴获三八步枪256支、子弹3万余发,保住了马家大屯这个抗日活动根据地。
李延禄
李延禄(1895-1985),号庆宾,吉林延吉人。16岁投入东北军,1931年入党。“九一八”事变后,参加王德林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国民救国军任参谋长,并在军中组成自卫军补充团,秘密建立党支部,在镜泊湖南头指挥了著名的“墙缝伏击战”。后他改编自卫军补充团为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部队,任总队长;又收编了零散抗日义勇军为游击军,改称为东北抗日同盟军,任军长。1936年,他奉命进关开展统战工作。1938年曾到延安。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建国后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等职。
佯攻半截河诱虎离山突取密山城攻敌不备
日共党员舍身送子弹
汪清马家大屯战斗结束后,李延禄带着部队清理战场,意外发现在我军烈士的遗体中混有一个日本兵的尸体。李找到负责打扫战场的别动队队长李光质问:“你是怎么搞的?怎么把他也弄进来了?”李光赶紧说:“这可是个好人。”原来,李光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一辆满载子弹的汽车和一具日本兵的尸体,并在附近找到一封信,让懂日语的人一看,上面这样写着:“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我看到你们分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见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野兽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送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信的落款是“关东军间岛日本锱重队共产党员伊田助男”。
高护目大义递情报
1933年1月,刚成立的救国游击军开到离宁安60里的团山子不久,伪警备旅第十旅李玉峰部下一个营长的“护目”高德山偷偷跑来找到李延禄,报告了一个机密消息———日伪军1000多人第二天就要向团山子进攻。李延禄当即握住高的双手,表示信任。1月26日拂晓,敌军分三路向团山子进攻。抗日将士奋勇抵抗,接连击毙3名日本军官。冯守臣指挥的骑兵营在阻击伪警备团时,“高护目”又冒着枪弹沿一条水沟爬到我方阵地,兴奋地说:“你们再坚持5分钟,警备旅就撤了,他们机枪子弹打没了!”冯守臣一听,果断指挥冲锋,击溃了敌军。后来,伪军头目李玉峰查出高德山私离阵地的事。被枪杀时,高昂然表示“我是中国人,死而无怨”。
八道河子刺刀杀日寇
八道河子屯在宁安东部山区,离宁安县城百里开外,群山环绕,西面山口是唯一通往宁安的要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难开”。李延禄率领游击军驻扎这里封锁交通后,屯子里的敌伪军坐探偷偷报信,日军闻讯后调军来攻。
据李延禄回忆,得知敌军来犯时情势已十分紧急,侦察骑兵报告说,敌伪部队有3000人,先头的日本部队有500多人,带有大炮6门,离沟口不到8里的路程。游击军战士迅速进入阵地,在东、西两山埋伏,把守沟口,同时构筑了正面阻击阵地。天刚亮,敌军进入一半的时候,抗日军队从两边突施夹击。敌伪部队立即直扑两山,争夺山头。他们的火力很猛,两颗手榴弹直接投到了左翼史忠恒团长的跟前,他一脚踢开一颗,但另一颗随即爆炸,史的腰、腿三处负伤。他不禁怒火填胸,手持短枪大呼冲锋,战士们勇猛冲下山坡,治田大佐的前锋部队仓皇撤退。
不久,敌军发现游击军的子弹快耗光了,便开始疯狂反扑,以巨大伤亡为代价占领了两个山头,八道河子屯的村民随后惨遭抢掠,37名村民被杀。抗日战士见状纷纷要求组成突击队袭击进村的敌寇,与敌人拼刺刀。此举顿时把敌人打蒙了,治田大佐在逃跑中被乱刀刺死,200多敌寇毙命。游击军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