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退耕还湿带来盎然生机 野生动物和珍稀鸟禽又回“红旗岭”
2005-06-23 16:10:58 来源:双鸭山日报  作者: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2电 人送湿地一份爱,湿地还人一片情。依山傍水的红旗岭农场4万多亩土地通过退耕还湿,恢复原始自然风貌后,又重新成为近10种野生动物和50多种珍稀鸟禽生存的“天堂”。

  毗邻饶河县的红旗岭农场被崇山峻岭环抱,饶力河、七星沁河、越岭河穿境而过。全场可控面积69万亩,耕地只有27万亩,其余全部为山林、草原、水面和湿地。很久以前,这里环境清新,生态优良,气候怡人,是很多动物和鸟类首选的栖息地。由于地处山区,,河流纵横,建场以后,这里受洪涝灾害的侵袭,为了开荒种田和治理灾害,农场从1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配套工程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开发水田16多万亩,实现了以稻治涝,粮食生产达到了稳产高产水平。

  然而,随着地域内湿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改变了具有蓄水和气候调节能力的独特生态系统,本地区空气湿度明显不足,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和小气候条件的恶化,使得大批珍稀动物和濒危鸟类被迫离开这个迁徙地和繁殖地。

  逐年加重的干旱现象使红旗岭农场人觉醒了,看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于是从2000年起,农场开始陆续撤消、合并和搬迁了5个农业生产队,并沿着境内三条河畔退耕还湿了4.45万亩低湿地。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