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胜利之旅”走进富锦革命烈士陵园 探访张甲洲墓
2005-07-12 10:05:5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树泉 杨宁舒 蒋国红/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前碑后冢,张甲洲墓被浓密的绿草围绕着
前碑后冢 张甲洲墓被浓密的绿草围绕着

  东北网哈尔滨7月12日电 日前,“胜利之旅”报道组驱车来到富锦革命烈士陵园,探访坐落于此的张甲洲墓。

  根据《富锦县志》记载,张甲洲烈士,1906年生于巴彦,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他接受党的派遣回到故乡巴彦县张家窝棚,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同年9月10日,张甲洲在婚礼上组建了著名的巴彦游击队,起名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不久,张甲洲率领游击队攻进巴彦县城。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总指挥,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他们高举抗日大旗,转战于呼兰、绥化、兰西、安达、明水等地,在群众中进行抗日宣传,没收恶霸地主的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所到之处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1933年,由于当时省委执行“北方会议”“左”的政策,加上自身队伍成分复杂,队伍最后瓦解。同年7月,张甲洲以张进思的名字只身来到富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抗日革命活动。在富锦期间,张甲洲与抗联独立师的领导人祁致中和李景印取得了联系,不断提供日伪活动的情报以及武器和物资,打击日伪武装。1937年8月28日,张甲洲在去抗联独立师的途中,在董茂屯附近遭到日伪武装的袭击,中弹牺牲,年仅31岁。

  报道组怀着敬仰的心情走到张甲洲墓前。这座朴素的陵墓,前碑后冢,被浓密的绿草围绕着。墓碑上刻着雄劲的隶书“抗日烈士张进思之墓”。富锦革命烈士陵园主任韩建伟介绍说,这个墓是1947年建立烈士陵园时从别处迁移来的,最初位置设在陵园的西北角,比较偏僻,1999年重新修葺时,才迁到纪念碑附近。这个位置比较醒目,更能突出张甲洲烈士的丰功伟绩,也方便干部群众进行纪念活动。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