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边的爱国石。 |
东北网哈尔滨7月12日电 在萝北县太平沟村的黑龙江岸边,有一块巨石,上刻“此石可烂倭匪之仇不可忘九一八”十四个大字,当地人称“爱国石”,它出自一个普通的中国平民王明宪之手。近日,“胜利之旅”报道组驱车90多公里山路来到了伫立在黑龙江边的“爱国石”旁。
伴着滔滔的黑龙江水,经过74年的风吹浪打,“爱国石”上的十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辨。陪同我们来此的知情人萝北县人防办主任杨文太说:“当年日本鬼子曾多次想炸掉这块石头,由于石头异常坚硬而没能成功。王明宪在这么坚硬的石头上刻字,用了好几天的时间,都是晚上去的。他用的工具是向我当铁匠的爷爷杨德宽借的铁锤和凿子。”
据杨文太介绍,王明宪是山东掖县人,幼年读过私塾。因家境贫寒,他14岁就孤身一人闯关东来到黑龙江。后来又辗转流落到沙俄远东地区,在那里学会了养蜂技术。十月革命后,他回到萝北县太平沟村,尝试在寒冷地区养蜂,获得成功。1931年,王明宪从报纸上看到马占山向日军投降(假投降)时,悲愤地对邻居杨德宽说:“为什么不抗战到底呀?没有中国人的骨气!这东北河山就要落入日本人之手了,我们中国人要记住这民族的仇恨和国家的耻辱啊!”于是连夜到江边的巨石上刻下了爱国警句。
后来,“爱国石”的消息不胫而走,王明宪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逃到哈尔滨隐姓埋名多年,还曾装作精神病人,机智地骗过了日本鬼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明宪又回到太平沟村继续养蜂,1957年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5岁。他的爱国石于1996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当地政府筹资建立了一座爱国石亭,将石头有效地保护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