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借鉴深圳先进经验构筑黑河旅游新格局
2005-08-19 13:42:5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永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9日电 25年前的深圳是一个资源贫瘠、偏远落后又无文化底蕴的小渔村。今天,深圳已经成为集世界和国内著名景观、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特色主题公园相互融合的旅游之都以及国内特色滨海旅游城市。黑河市应借鉴其经验,依托资源、地缘和口岸的比较优势,精心组织实施旅游规划和品牌战略,整合资源,创新产品,壮大规模,提高黑河旅游在海内外知名度,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把黑河建成旅游强市。

  深圳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深圳市发展旅游业的基本经验在于扬长避短、科学定位、整合资源、创新产品、注重环保、规范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深圳充分挖掘和利用滨海旅游特色资源,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的目标,强调海岸线利用的“公共性、亲和性、参与性、休闲性、娱乐性、亲水性”,打造特色主题公园和人文景观、景区,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旅游度假设施,增强了深圳市旅游产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他们借鉴美国夏威夷、澳大利亚悉尼海湾及东南亚各国发展旅游成功范例,根据深圳城市定位和经济发展要求,以建设“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基本原则,确立了建设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的全新奋斗目标,组织专家重新调整、编制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抓好旅游规划实施,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树立了深圳旅游良好的国际形象。

  抛它山之石引本土之玉

  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牵动性强、辐射面广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16年来,黑河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成为中国与俄罗斯边境地区首家开通边境旅游的口岸城市。“中俄边境第一游”、“瑷珲历史古城游”、“世界著名火山游”等一批旅游精品已成为黑河甚至全省旅游企业的主打产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牵动了黑河相关产业及行业的发展,提高了黑河的知名度,促进了黑河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增强产业发展意识,研究谋划新思路、新举措,确保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首先,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扶持政策,在统筹规划、突出特色、保护环境、讲求效益的前提下,推进黑河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五大连池专项旅游区、瑷珲历史文化旅游区、西部(嫩江县全部、爱辉区西部)山地、湿地生态旅游区、中北部孙吴军事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旅游区、东部逊克狩猎特种旅游区等“五个功能区”及边境界江风光带、生态旅游带、历史事件与军事遗址旅游带等“三条旅游带”,以此推进市域旅游业整体发展。

  其次,本着“突出特色、丰富内涵、提升品位”的原则,发挥边境游、民俗游、古城游、火山观光游、边陲生态游等产品优势,打造具有黑河特色的旅游品牌产品,并通过各种宣传推介活动,把“中俄边境第一游”、“世界自然遗产———五大连池火山观光游”、“瑷珲历史古城游”、“鄂伦春民俗风情游”等一批代表性产品推向海内外,使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形成以黑河为中心,多条独具特色的边境游和国内游相结合的旅游路线。

  再次,利用市区现有的界江、古城、战争遗址、影视基地、民俗村落等特色资源,结合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设计多条市区“一日游”线路,增加外地游客在黑河游览人数,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黑河国内游发展。

  最后,落实黑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手制定各县(市)区及主要景区(点)的旅游发展规划;把全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制成项目册,储入项目库,及时向上一级项目库输送旅游项目;利用各种形式在国内外进行招商引资,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景区(点)建设;推进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同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拓新的客源市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