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排座之争 中小学面临的新难题
2005-11-04 08:53:4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初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4日电 如今,最让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头痛”的一件事儿,就是家长找到他们,以各种理由、想出各种手段,要求给孩子调个“好座位”。现在,给学生排座位,老师们觉得劳神,家长觉得关系重大,哪怕只是一次座位的小调动都会在班级里引起风波。

  家长想给孩子调个“好座位”,老师想要在全班学生家长中求得平衡。双方都绞尽了脑汁。

  记者调查

  哪些座位是好座位

  挑好学校、挑好班级、挑好座位,这已成为目前许多中小学家长“安排”好孩子在校学习的“三大步”。

  近些年,哈尔滨市学校一直延续传统的排座方式———按大小个儿排座,而随着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日益重视,班级座位也变得重要起来。班主任老师常会在正常教学之余,被家长给孩子调座的要求搞得焦头烂额。

  那么,什么是家长眼中的好座位呢?据了解,所谓的好座位是按学生听课的实际效果与黑板的距离来衡量的,第三、第四排应该是“黄金位置”,但能坐到这两排的学生正常情况下是16个人,而目前中小学校的班额一般是从55人至70余人不等,能坐在好座位上的学生只是少数。

  学校排座

  形式花样百出

  为满足家长的排座要求,老师们绞尽脑汁,“摸索”出了形式多样的排座方式,其复杂、严密程度可谓煞费苦心。

  如前后排同学每周轮换一次座位,让每个同学都能保证有机会坐在前排;再如左右横向调整,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坐在教室的中间;有些小学对排座还更加细致,采取按学生个头的大、中、小分成几组,每天每组第一排串到最后一排,后面的依次向前串一排,每星期再左右整组横向调;还有的老师想出更绝的招儿:学生每星期依据横排、纵排、对角线依次流动;还有的呈蛇形排列……

  记者发现,目前,老师一般都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进行排座。

  教师观点

  座位占学习活动小部分

  采访中,老师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座位的作用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只占一小部分,对孩子影响更多的是学习主动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一个在老师“眼皮底下”的座位并不代表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就一定集中。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座位的“特别关注”,客观上给孩子心理带来了压力。事实上,只要班级纪律好,学生坐在哪儿都一样,老师的声音完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听清楚。

  老师们认为,还有些家长盲目认为坐第一排最好,老师可以经常提问。但事实上,第一排的学生离黑板太近,虽然注意力会相对集中,但也要多“吃”不少粉笔灰。而且,老师提问也会顾及到全体同学,不会因为哪个学生的座位靠前,就增加提问他的次数。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是家长预料不到的,就是个儿高的孩子坐在前面,由于怕挡住后面同学听课,他的心理压力会很大,坐姿也会慢慢不正确,长期如此将影响孩子的身体正常发育。

  学生心声

  坐在哪儿关系并不太大

  “其实,坐在哪个座位上关系并不是太大。”在哈尔滨市某重点中学读初一的学生赵宇飞说,不管坐在哪儿,都得认真听讲,否则老师会毫不留情地提问我们的。

  据了解,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班级中座位并不像家长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很多学生说,其实老师的眼睛特别“尖”,即使你坐在最后一排,一举一动也逃不过他的眼睛,课堂提问也不会被落下,所以坐哪儿都无所谓。还有学生表示,把座位往前调都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其实自己根本不想调座。虽然偶尔有前后左右有调皮的“邻居”说话,搞小动作,但只要自己专心,就根本不会受别人的影响。

  家长心态

  调座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家长们调座的要求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在某名校,有家长找到班主任要求给她孩子调座的理由居然是:她认为自己孩子周围的同学看上去素质都不怎么高。

  “如果孩子的座位好,周围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好好学习。”在哈尔滨市机关工作的王淑珍这样对记者说。她的想法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

  据了解,对学生家长来说,调座现在已成为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一位姓吴的家长悄悄地告诉记者,孩子的座位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其家长的地位和权利。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坐在班级后面的同学听课效果就是不如坐在前面的,总会出现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等情况,影响学习成绩。

  家长的这些想法有一定依据,因为许多家长在平时都会旁敲侧击地询问孩子听课情况,以及周围同学情况,以此来判断孩子的座位是否合适,孩子周围的“邻居”是否是好学生。教育人士认为,家长的担心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他们更多看重了外因,也就是座位的力量,而忽视了对孩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

  专家建议

  家长要调整心态

  据了解,哈尔滨市有些中学为平息家长们此起彼伏的调座要求,为公平起见,曾引入竞争机制,按学生成绩好坏排出座位,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可以坐前排,成绩差的只能坐后排,极大伤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家长的感情。但除此之外,大部分中小学校排座形式都趋向于维护广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公平性。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如何排座并没有明确要求,只要求学校按照各自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但对按成绩高低排座则是明令禁止的。

  教育界人士认为,就排座位本身来说,这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经常是学生自己坐在哪里自己不介意,反而是学生的父母议论纷纷,想方设法要让自己孩子调座位,或是往前坐,或是要坐在成绩好的同学旁边,或是远离一些爱说话、调皮的学生……所以,在学校尽量保证每个孩子平等的情况下,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对教育规律和学校正常教育工作增加理解,双方共同解决排座问题。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