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电(记者 高长利) 北安市把群众满意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群众最关注的、最盼望的事情和群众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北安市在整改工作中,明确提出围绕“大开放、大招商、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工作主题,集中力量把群众关心的事整改好;围绕“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目标要求,把群众热切期盼的事整改好。要求各党委要明确整改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把所要整改的问题逐一列入整改台帐,对整改内容进行具体明确,实行周报和销号制度。采取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把所要整改的问题一一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真改、实改、深改。全市经过归纳梳理的990个问题落实整改措施1360余项,已解决问题830多个。
针对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北安市在基层班子中开展了“四好”班子创建活动,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各类干部1698人。加大基层班子调整力度,把10名懂经济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使基层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了加强。深入实施“效益党建”,全面开展了“五群两争”和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等活动;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岗位上、建在楼道上,对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进行了重新调整,形成了“总支—支部—小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较好地解决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再就业工程,全市培训失业人员1456人次,提供再就业扶持资金990万元,使7680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投资4000多万元,对交通路两侧立面和南直街进行全面改造,硬化城市路面4.8万平方米,组织党员干部维修水毁路段20多公里,深入社区、村屯维修巷道96条。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149万元,吸收54200余名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活动开展以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00多件。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有效解决了乡村发展思路不清问题。市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包乡部门领导带队深入所包乡村,帮助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乡镇分别向各村派驻了工作组,根据每个村的实际,帮助所在的村党组织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富民行动计划。目前,共帮助各村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50多个。
有效解决了农民致富门路不宽问题。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强力推进“牛经济”和“劳务经济”。出台了养牛贷款补贴新举措,各乡镇分别重新完善了发展奶牛、黄牛优惠政策,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宣传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服务、为农户担保贷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5万头,同比增长35.7%。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技术匮乏问题。在教育活动中,农业、畜牧、农机等涉农部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深入到各乡镇村屯,以举办各类流动培训班的形式,为农民讲科技种田、畜牧养殖、防病防疫、农机维修等方面知识,为农村培养生产致富骨干。全市各级党组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期,培训人数达2.5万余人。
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和上下联动的方式,组织和带动全市党员和干部职工积极向困难群体献爱心,主动结成帮扶对子,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每人都帮扶一个贫困户,每名机关党员干部至少捐献两件棉衣。全市12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村屯,了解困难群众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共联系困难群众864人,结成帮扶对子810余个,捐助资金7.6万元,衣物2100余件。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全市近万名党员和干部职工纷纷以“冬衣暖人心”活动为主题,积极为贫困家庭捐助资金75.5万元,帮助联系和担保贷款3180余万元,捐助衣物3400余件(套),米面3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