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新载体 新探索 新途径
2006-05-12 17:19: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2日电 题:新载体 新探索 新途径

  黑龙江日报评论员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如何开发乡村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有效组织形式?怎样才能培育一大批新型农民和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些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大计。绥化市建立“新农村建设中心户”的做法,为我们破题提了一个强有力的抓手,是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社会建设的新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靠政策扶植、靠资金投入、靠政府引导,但是说到底,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能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受益者,不能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那么,新农村建设就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可能背离初衷,成为“空中楼阁”。也就是说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思路在基层,办法在农民中,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出广大农民的建设热情,我们遇到的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群众中蕴含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群众的创造性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在许多时候,当我们还在反复思考,群众的实践早已经走到了前面。

  绥化市的“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工作,产生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实践,又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中心户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与周边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感情,有着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他们有文化、有威望、有特长,是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明星”和“专家”,说话做事令周围的农民群众信服;他们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积极宣讲政策、疏导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稳定、营造和谐,凝聚人心,激发创业的力量;他们带头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活跃乡村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带头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改善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调动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他们关心周围农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好事、办实事,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成为党委、政府在群众中培养建立的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先发展起来的富裕户、示范户,在致富奔小康上走在了前面,是周围农民发展生产的样板,能够带动一片、辐射一面,引领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他们本人是一把好手,又是农民致富的帮手和党委、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抓手。这一群体的出现,势必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中心户是农村工作的骨干,让这一群体,发挥好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势必带动出一批又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农民。有了这样一支生力军,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必将一片光明!、抓中心户,让中心户带动周围的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稳,事业兴。一具体就深入,抓中心户工作看起来微观,实则宏观,是切中了主题,抓住了要害,找到了关节点。抓“新农村建设中心户”,是一个新的探索、一个大胆的尝试,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鲜事物,需要扶持、更需要完善,我们衷心希望这朵在绥化开出的奇葩,为全省带来满园春色。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