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5日电 题:昔日"大款兵" 今朝"小抠儿"
黑龙江省军区驻边防某部巡逻艇大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抠门儿是怎样炼成的”。在战士们的指引下,记者采访到了故事的主人公殷增展,听他讲述了从“大款”炼就成“小抠儿”的一段特别的经历。
殷增展辽宁省大连市人,家庭条件优越。他在参军入伍前花钱如流水,曾花2万元买过一张演唱会门票。自穿上军装的那天起,部队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他一时间无法适应。
部队规定新兵不能上街,不能随便到服务中心,这可把殷增展憋坏了。好不容易熬到新兵训练结束下到连队,他就经常以各种借口向班长请假到服务中心购物。殷增展每次逛街回来都将大包小包的高级食品分给战友享用,战友们亲切地叫他“大款”。时间长了,其他战友纷纷效仿,或写信或打电话向家里要钱。这一切,班长李萌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经过深思熟虑,李萌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班里的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
几天后,班里组织大扫除。殷增展和几个战友发现班长的毛巾已经用得发黄了,牙膏也快挤不出来了。于是,他们买来名牌香皂、牙膏等高档日用品,一应俱全地摆放在李萌的桌子上。可是第二天早上大家发现,班长未使用新的洗漱用品,用的还是曾被他们扔到垃圾袋里的旧用品。
晚上,中队召开大会。针对部队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教导员做了深刻地剖析和阐述。当教导员以一个鲜活的实例教育战士们时,大家听得目瞪口呆。原来,班长李萌家有一个拥有千万资产的连锁公司。他当初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到部队参军时,遭到了全家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对军营和那身“橄榄绿”的强烈渴望,李萌只身来到部队,当时身上分文未有。通过部队的艰苦磨练和自己奋发向上的拼搏,李萌自学了大学本科课程,并取得了多项荣誉。当晚,殷增展彻夜未眠。
次日,殷增展找到几个战友商量怎样克服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大家决定建立一个理财小账本,把每月的津贴和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平均分成份存储起来,计划每月的花消不能超过一份的份额。半年下来,殷增展将存下来的钱全部寄回到家,并给父母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今天我将这些饱含着你们辛勤汗水的生活费寄回给你们……儿子现在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深深地懂得了父母对孩子无私的关心和疼爱,也明白了勤俭节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尚品格。部队生活挺好的,请父母勿念!
他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七个大字——以艰苦奋斗为荣。
在殷增展和李萌的影响下,如今班里已经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好风气,赢得了部队领导和地方群众的普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