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电 题:爱红妆更爱武装――大庆女子民兵高炮连个体特写
记者 杜丽华
毛主席曾经说过,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妆爱武装,然而纤纤女子哪有不爱红妆的。在大庆女子民兵高炮连采访的两天里,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她们也是普普通通的女子,只是那身橄榄绿赋予她们太多的责任。她们也怕被晒黑,拼命地往脸上涂抹防晒霜,最终还是逃不过漂亮的脸蛋晒成黑泥蛋。但是女兵们无怨无悔,用她们的话讲“既然选择了武装,就要把武装进行到底。”
女兵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前去采访的每位记者,记者们说她们每个人都有新闻,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感人的故事。本网记者将镜头锁定特写四个女兵,她们是大庆女子民兵高炮连的缩影。
![]() |
宋美娜 |
特写一:两面皆能的连长――宋美娜
采访时记者看到宋美娜的一个手指盖变黑了,问她是怎么弄的,宋美娜憨厚地笑了笑说:“训练时夹的,没事儿”。
今年28岁的宋美娜是女子民兵高炮连的连长,在工作岗位上,她每天骑20多公里自行车巡查、取样30多口油井,多次被评为油田的先进个人。训练中她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全然不顾,练出了高超的操炮和指挥技能,被战友们誉为女人堆里的“铁小子”。
去年上级举办技能大赛,单位领导一致看好宋美娜,都指着她为厂里拿第一。可比赛的时间却与民兵集训的时间冲突,宋美娜二话没说直奔军营,领导几次找她回单位参加比赛都被她拒绝了。最终技能大赛没参加,宋美娜却在实战演习中立下了二等功。“技能比赛如果取上名次不仅能得奖金,还对评职称有很大的帮助,立二等功却对我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但我不后悔。”宋美娜坚定地说。
![]() |
谢珊珊 |
特写二:开奔驰的女民兵――谢珊珊
谢珊珊是连里的美女,平时开着奔驰车上下班,在军营里只要不训练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她是2004年女子民兵高炮连组建时被单位抽调来的。“来的时候说实话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快人快语的谢珊珊直言不讳,“训练时遭那些罪别人是根本体会不到的,当时那个后悔,心想第二年说啥也不来了”。
倔强的谢珊珊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第二年、第三年她都主动参加了训练。谢珊珊说反正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了,还能有什么吃不了的苦。去年在连队集训时,她的爱人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她请了一天假,把爱人送到了哈尔滨的医院。安顿好一切之后,当天下午她就返回了大庆训练场。
![]() |
刘杰 |
特写三:最有劲的五炮手――刘杰
刘杰是连里的弹药装卸手,这个位置要求力量最大,是五炮手中最苦最累的炮手。因为压弹一次要压4发炮弹,连同炮弹匣重达30多公斤,没有一定的力量根本完不成。
45公斤的刘杰起初连炮弹匣都搬不起来,为了增加臂力,她搬着30多公斤实弹匣围操场走,一直走到走不动为止。为了练腰部力量,她转起了呼拉圈。为了提高装弹速度,她经常用大腿支撑炮弹,腿却青了一次又一次。
不到一个月时间,她实现了6秒钟压弹、4秒钟退弹的速度,分别比大纲规定的时间快了2秒和4秒。
刘杰得意对记者说,“现在家里扛个煤气什么的我就是主力了。”
![]() |
刘壮丽 |
特写四:岁数最大的女兵――刘壮丽
45岁的刘壮丽是连里岁数最大的女兵,原本超过年龄的她为了圆自己的从军梦,几次找到各级领导主动要求参加民兵训练。最终领导被她的真诚所感动,她如愿以偿地走进军营。
从家走那一天,她对正在上高二的儿子说:“这几个月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别让妈妈担心,妈妈这一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了。”孩子很懂事,只对妈妈说要注意安全。说起家里的儿子,刘壮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今年6月18日,刘壮丽在训练时手指被大炮牵引杆夹得血肉模糊,小手指眼看着被夹变了形。连队领导把刘壮丽被送到医院,大夫说是小指骨折,至少要休息一二个月才行。领导劝她回家休息,刘壮丽却执意不肯,当她回到训练场时,女兵们激动地欢呼雀跃,高喊“我们的四炮手回来了,我们的英雄回来了。”刘壮丽满含热泪向大家挥手致意,那时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