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电 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主任、教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句话点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害所在。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政治保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和人民共同奋斗,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也是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的体现。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表率,全体共产党员要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我们要努力实现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切实地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上说,我们党内是和谐的,能够做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不愧为人民所信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必备的先决条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其实,社会和谐一直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长期的不懈努力。党的四六大以来,我们党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加深,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明确的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在这样有利的形势面前,党必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利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内和谐
目前我们党内也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党员干部中,有的理想信念谈漠、信仰动摇,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现扭曲,有的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和社会突出问题麻木不仁,有的搞腐败“潜腐后继”、热衷声色犬马、等等。党内制度建设还有不健全不完善的方面,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得还不够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比较缓慢,这些问题也影响着党内和谐。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党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给以正视和解决。
首先,必须按党章办事。党章是我们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称。学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是实现党内和谐的根本保证。维护党章尊严,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对党内和谐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如果党章的尊严得不到维护和尊重,不案党章办事,党内和谐建设就无规矩规则可言,党内和谐也就难以实现。要运用党章教育和纠正党员中存在的那些不符合党章要求的错误思想观念,要运用党章处理党员干部中那些对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阳奉阴违的行为,保证政令畅通要运用党章惩治那些腐败变质的蜕化分子和分裂党内和谐的破坏分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严治党和实现党内和谐的有机统一。
其次,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党就没有生机活力,就没有战斗力。真正贯彻好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党章宪法根本原则的大问题,是党内民主的制度保证。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党内团结和谐才能真正实现。
三、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二者之间积极互动,构成和谐动态整体。和谐社会构建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进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依法执政,发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题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如何实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最根本的就是深入理解、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的《决定》集中精力、踏踏实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落到实处,切实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其次,党要领导好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以合理完善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制度平台和体制保障。社会和谐已为我们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界定了重要的核心价值目标,而制度是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最好工具。我们必须在体制改革已取得的制度创新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补制度漏洞,矫正制度扭曲、降低制度空转、提高制度能力,全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打造制度支撑。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再次,充分发扬榜样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党员要成为带领群众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贴心人,同时广大共产党员又必将在为人民服务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之中得到教育、锻炼、提高、接受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监督,从事更加密切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党内和谐愈益加强,党风则随之日益好转。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我们可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些都必将大大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更多更好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