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城里人不做的活
王玉发自己做过生意,当过老板;后来成了清洁工人,这两样工作差别巨大。这种转化,王玉发最初也接受不了,但是他坚持了下来。
1990年,王玉发来到了哈尔滨投奔一个亲戚。他和亲戚四处借钱,合伙开了一个小工厂,专门制造铜铁工艺。在那个“三角债”盛行的时代,好好的一个小工厂竟然硬是被“三角债”拖黄了。
由于当时哈尔滨服务行业还不发达,企业又以国企居多,没有更多的岗位留给外来务工人员。王玉发奔走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工作。后来有人告诉他,农民工只有做城里人不想干的活,才能有饭吃。于是王玉发来到了道里区斯大林街道办事处,开始了收垃圾、扫马路的工作。
打那以后,王玉发每天早上2点多就要起床,清扫近一平方公里的街道、楼道。这一扫就是十六年。如今,王玉发带领的20余名保洁员仍是清一色的农民工,没有一个城里人。
工作虽脏但钱干净
王玉发说,有一天早晨5点,他正在清扫楼道,一位老人推开房门指着他就骂:“怎么这么晚才扫?天都大亮了,不想让我们出门了?”王玉发抬起头时,老人一看他是个年轻人火气就更大了:“才这么小的岁数就扫楼梯,以后能有什么出息?”王玉发没有争辩,他觉得,楼梯总要有人扫,靠自己的手来养活自己的家,没什么不光彩的。
王玉发说:“我的工作很累,很脏,但我的钱是劳动换来的,是干净的。”靠着做清洁工的收入,王玉发将妻子和儿女都接到了哈市,租了间平房就算安了家。
肯出力就会有希望
王玉发的家30多平方米,家具虽然陈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王玉发的一双儿女已经结婚,并且都有了小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王玉发说,作为一个农民工,被选为区人大代表,感觉非常光荣。政府对他的生活很关心,办事处正在帮他办理城镇户口。这些关心和荣誉,让他觉得自己赶上了好的时代。“在这个年代,只要肯出力就有希望!”
图为王玉发和他简陋但整洁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