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5日电 近3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对我省34个县分三批进行科技帮扶,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家大院、开发科技致富项目等形式,把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绿色课堂”办到了农民家门口,为各县培养了一大批专家,以科技引领农民大幅度增收。这是记者在省农科院日前召开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专题推进会上获悉的。
省农科院在26个县建设了26处标准化核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乡镇建设了117处科技示范园,向农民展示了一大批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了26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每院有30名以上专家进行坐班咨询和巡回指导,为38万人次前来咨询的农民解答疑难。特别是在重大病虫草药害的防治指导上,由于指导及时、快速准确,仅在第二批帮扶的16个县就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亿多元。通过培训县乡主管农业领导、农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农民技术骨干、科技致富带头人等,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专家。提出并实施农业科技致富项目185个,实施面积751.53万亩,项目区年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今年省农科院与集贤县、汤原县等8个县(市、区)的科技合作共建工作已经展开。会议要求,对34个科技共建县实行牵头所一把手负责制;牵头研究所与参与研究所互相配合,形成帮扶合力;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经费要专款专用,牵头所不得擅自挪用。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