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忆"瓦匠教练"—记已故短道速滑高级教练孟庆余(上)
2007-04-16 05:15: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天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5日电 一个运动员的成长和瓦匠盖房子有些相似,先要测量、放线,然后一砖一瓦的往上砌,因此孟庆余生前的同事马庆忠说:“孟庆余是技术高超勤勤恳恳的瓦匠”,理由很简单,基础决定建筑的高度。

  金牌梦

  场景一:2006年7月29日,孟庆余从哈尔滨回到七台河,准备8月2日返回哈市,和往常一样,孟庆余先是回到单位汇报工作情况,然后去七台河唯一的户外训练基地,看队员们的训练情况,如果发现不足,他会将信息反馈给教练员,然后接待家长,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会和其他教练员一起到郊区或是农村的小学挑选新生,家对于他来讲只是旅馆。

  孟庆余在读小学时就酷爱冰上运动,曾取得哈尔滨小学生速滑比赛第三名和中学组的冠军,从那时起他心中就埋下了“当全国及世界冠军”的梦想,事与愿违,上山下乡让他来到了七台河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几经波折,最终他成为了七台河市体校的速滑教练。

  他生前讲过:“我的理想就是一生不离开冰场,做个冰上健将,或去培养出运动健将,全国的冠军乃至世界冠军,为我们祖国争光添彩。”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从1986年七台河市体工队正式组建以来,由孟庆余亲手带出的队员共获得世界级金牌43枚,省级、国家级金牌214枚,总计获各个级别金牌263枚,七次打破世界纪录;一批批地优秀队员也从这里走了出去,张杰、杨扬两名国际级运动健将,为国家队和省队输送了王濛、王维等数十名优秀速滑运动员。这些队员在国内外短道速滑大赛上,为黑龙江、为祖国赢得了众多殊荣。

  大杨扬,1986年7月豆芽菜般的她被孟庆余选进了七台河市业余体校速滑队,当时谁都不会想到她能成为盐湖城冬奥会两块金牌的得主,被誉为“世界短道速滑冰上皇后”,是她结束了中国队与冬奥会金牌无缘的历史,实现了黑龙江省冬夏奥运金牌并举;王濛,在全省第九届短道速滑上,包揽了所有金牌,2003年世界杯系列赛上,在加拿大和北京站比赛中两次获得500米冠军。

  银跑道

  场景二:学生兼教练赵小兵至今还记得那灰色的一天—2006年8月2日。

  清晨4点50分,赵小兵来到七台河市体育局送孟庆余,“那时他就已经在那里擦车了,因为要赶上午10点40分的冰期,43个孩子在等着他回来训练,他必须赶回去,开车之前,赵小兵再三嘱咐他:“孟教练,慢点开车,别着急。”

  上午8点左右,赵小兵接到了一个让人无法相信的电话,孟庆余的生命已经在这之前画上了“休止符”。

  赵小兵说:“他太累了,回来就没歇着,忙训练,忙选新生,根本没有好好休息啊!”

  冠军走上讲台,人们看到的是荣誉的光芒,有多少人会在意他们在台下艰苦的训练和身后默默无闻的教练?

  孟庆余的弟子们在背后叫他“恶魔教练”。

  为了训练队员们上场不怯阵,两腿不哆嗦,孟庆余带孩子走夜路,带孩子们跳距离河面六、七米高的大桥,有的孩子不敢跳,哇哇哭,孟庆余先用激将法,不管用,他就抱孩子一起跳下去;为了锻炼肺活量,他要孩子们把脑袋扎在水里憋气,憋的时间不够长的,他一手拿秒表,一手按住脑袋不让起来;为锻炼耐力,四、五十的他亲自上阵,和队员们一起骑自行车长途拉练。

  赵小兵说:“当时队员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孟教练生病,那样就可以不用训练好好休息了。”

  对所有队员的纪律要求也是极为严厉的。不许吃零食、不许穿高跟鞋……有的女队员的零食被他扔出窗外,高跟鞋被扔进炉子。

  队员们犯了错误,他也毫不留情的惩罚他们。赵小兵说:“如果动作没做好就会被罚滑圆心,一个直径不到2米的圆,从早上8点滑到12点做着重复单调的动作”,这些惩罚从来都是和滑冰有关的动作,“说实话,队员们恨过他,也在背后骂过他,不过那时我们都还小,根本不懂教练的辛苦。”

  孟庆余的训练方法不仅仅有“蛮干”,更是“会干”。

  为了弥补年轻教练实际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孟庆余总结出了“高、精、尖、准、细”自成一家的训练方法;1992年,他撰写了《学先进、找差距、下功夫、赶上去》的论文,并发表在国家级杂志《冰雪运动》上。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