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4日电 现代家访遭遇几许尴尬。据了解,各学校的家访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问题让家访变得有点儿复杂。
家长对家访最紧张:怕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
杨先生和爱人都是单位的骨干,平时工作很忙,所以家务活都留到周末再干。今年,他们的孩子上小学。听说教育局要求老师要对中小学起始学年的学生进行家访。夫妻俩一边期待着老师的到来,一边又担心老师突然来访。老师至今没来,他们在心里反复演练老师上门的情景,生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原来家里乱点儿平时也不收拾,现在每天都要收拾收拾,增加了不少家务工作量,生怕下班时老师来个电话说要上家里来,搞得措手不及。杨先生把应酬减到最少:“以前,百姓没什么业余生活,家长晚上都在家,老师家访不用通知。现在家长社会活动多,如果老师来家访正好赶上家长有社会活动,怕老师觉得咱家长没正事儿。”
刘丽是哈尔滨市一家公司的副总,爱人常年驻外,平时工作非常忙,孩子都由保姆管。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她根本不知道有老师登门家访这事,害得老师两次家访都吃了闭门羹。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说:“你们是不是工作很忙啊,到你们家去过两次,你们都不在。”老师倒没说什么,但是刘丽却紧张得不得了,不知道该如何补救。她说:“现在家长都想找机会和老师套近乎,我却这么怠慢老师,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孩子。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
老师家访最担心的事:家长送礼把事情弄复杂
家访活动开始后,让老师和家长都头痛的事就是送礼。家长不知道该不该给老师送礼,老师害怕家长送礼。双方在这个问题上都很尴尬。
17中的刘老师说,暑期她去学生家家访时,个别家长要塞红包或是请吃饭。她说老师对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如果家长想通过红包搞定老师,反而会让老师反感。其实家长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是配合。
经纬校的几个家长对记者说:“面对初次上门的老师,家长们不知该如何接待。家访让我们有心理负担。老师来了,送不送礼?平时想找机会和老师套近乎都没机会,这回老师亲自上门,还能让老师空手而归,最起码也得请老师下顿馆子。这礼送多少合适?”
家访最无奈的事:家访成了家外约会
由于家庭情况不同,有些家长不愿意在家里接受老师的家访。有的家长对老师直言:“老师您就不用麻烦了,把回执单给我,您要什么内容我就给您写什么内容。”有的家长悄悄找到老师说:“我们家现在有点特殊情况,不太方便您家访。”
据园丁小学的王老师介绍,一般拒绝到家家访的家庭有三种,一种是家里特别贫困的,不愿让老师知道,怕孩子受到歧视;一种是家庭条件特别好的,也不愿让老师到家里,怕露富;再有就是单亲离异的家庭不愿让老师进家。无奈之下,一些家访就变成了家门之外的“约会”。有些家长宁可请老师到咖啡屋见面也不愿让老师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