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讯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赖开发商进行城市改造,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建设面向“双困”家庭的安居住宅,从而实现了城市改造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更使不同的购房群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房子,达到安居乐业的目的。
虽然齐市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健康发展且小步攀升的势头,全市整体房价并不高,但面对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政府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列为重中之重。今年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齐市投入更多的资金向困难群体倾斜,以满足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
首次建设廉租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
齐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对连续享受6个月低保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的家庭每年发放房租,已经累计发放370万元。
今年政府将少量尝试建设廉租房10000平方米,定名为溪水田园小区。这是齐市首次进行廉租住房建设。建成的廉租房对“双困”家庭进行实物配租,全部是小户型,但要满足基本的生活功能。
齐市中心城区现有集中连片、建筑久远的棚户区31个,建筑面积为505万平方米,居民有7.5万户、人口22.5万人。
2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刚率领市建设、规划、国土、财政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人员,先后实地踏查了安顺南北地段、农机厂地段、造纸厂地段、曙光大街东地段、灯泡厂地段等棚户区分布地段。
在军校街西地段居民朱守琴家,刘刚询问了她家的住房、生活和取暖情况,刘刚表示,全市正在进行通盘考虑,这里今后一定会动迁。
随后,又走进福通四胡同2号居民王秀兰住的平房,73岁的王大娘说自己已在这里住了50年。听说市政府计划改造棚户区,先是惊讶后是感动,老人家连说这是为民造福。刘刚拉着她的手说:“今年开始会加大力度进行棚户区改造,你们住上新楼房的日子将不再遥远。”
随后,齐齐哈尔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听取了齐市相关部门棚户区改造初步实施方案,并就棚户区基本现状、改造目标、改造原则、建设标准、资金筹措、优惠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会议确定,要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设一批生态型、节能型住宅小区,开发一批与棚户区配套的商业区,改扩建一批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逐步实现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有利于市民生活、居住、工作娱乐,便于城市规范和管理。
市长刘刚说,棚户区改造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也事关城市的整体形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盘考虑、长远打算,高标准做好建设规划。要迅速成立棚户区改造领导机构。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攻克难关。要坚定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立即行动起来,将棚户区改造前期工作做细做实。要认真面对每一个难点问题,逐一进行攻克,实事求是办事。要赢得国家开发行的支持,同时争取国家和省棚户区改造资金的支持。
廉租住房补贴大幅增加
为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 2月底,齐齐哈尔市通过“两级公示”发放了330万廉租住房补贴。今年齐市廉租住房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补贴总额是去年的3倍,全市有9243户“双困”家庭受益。
齐齐哈尔市从2002年起实施廉租住房补贴制度,发放对象是市区连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个月以上,且住房人均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双困”家庭,至今已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70万元。补贴6113户次、14985人次,使齐市3.8万户应享受廉租住房的4%的家庭领到了补贴。
为完善监督机制,齐市实行“两级公示”,确保每一个最低收入家庭和住房特困户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一级公示由区廉租办、街道办、社区居委会联合入户审查申请人资料,现场核准,确认无误在各个街道公示。二级公示在“双困”家庭名单上报后,市廉租办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没有异议进行媒体公示。公示内容为新增户、减免户、差补户的姓名、户口所在地、人口数和补贴金额。
安居小区继续扩建
为使无房户、住房拥挤户、拆迁户实现“居者有其房”,齐齐哈尔市从2001年起,连续6年在中心城区先后兴建了浏园、合意、西园、新合、民祥5个安居小区,共建安居住房105万平方米、楼房162栋、户型从35平方米-70平方米不等的住宅13298套。2007年,齐市又在浏园、新明、民祥3个小区新建安居住房6.1万平方米、楼房11栋、住宅960套。安居小区的价格接近成本价,大大低于市场商品房。
2008年,齐齐哈尔市投资1.3亿元,安排建设棚户区回迁房(安居房)19万多平方米,用于解决附近棚户区内拆迁户的回迁与安置问题。目前项目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本招标结束,预计4月中旬开工,9月中旬完工。
齐市建设局房改办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齐市将千方百计地落实国务院及建设部关于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使齐市符合廉租条件的家庭通过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实现应保尽保。到“十一五”期末,齐市安居住房将再新增80万平方米,住宅10000多套,使大部分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