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1日讯 昨日,南岗区革新街与果戈里大街交口处的代子相亲广场热闹非凡,一个红色条幅醒目地挂在一侧的铁栏杆上,组织者之一陈女士兴奋地说:“今天是‘代子相亲广场’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是广场挂牌的第一天,同时还是过去的一年中,家长来得最多的一天。”
315名家长报名创历史新高
昨天早9时30分,广场组织者陈女士和虹女士提前两个小时来到广场上做准备工作,虹女士把几百张征婚广告一个个地挂在绳子上,又拿出刚刚做好的“牌子”挂在广场中最醒目的位置。选择在活动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挂牌是虹女士的想法,虹女士说:“以前广场没有名字,各种相亲会让家长难以识别真假,这种公益性的集体活动还要到管理部门报批,所以活动必须有自己的名字。大家集思广益,为活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虹福代子相亲嘉缘’,祝福在这里相识的新人早日踏上红地毯,成就一段美好佳缘。”
从上午10时起,为儿女前来征婚的家长络绎不绝,家长们拿着征婚启事到处为儿女寻找合适的对象、相互诉说孩子找不到对象有多急。广场一侧的登记处被报名的家长围得水泄不通,截止到下午5时,近2000名家长到广场参加活动,其中有315名家长加入到为儿女征婚的队伍中,虹女士说,这次活动参与的家长是代子相亲活动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每次活动家长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
虹女士和陈女士组织的相亲活动已举办一年,为儿女征婚的家长由最初的几十名发展到现在的数千名,一对对新人从这里走向婚礼殿堂,这都是她们辛勤努力的成果。她们自掏腰包,为征婚家长整理资料、打字、复印、制作征婚启事,只要她们认为条件合适的男女,她们就为其牵线搭桥,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很多家长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主动申请成为活动的志愿者。两人表示,将为更多的大龄男女牵线搭桥,为更多父母排忧解难。
男女青年首次来到征婚广场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记者发现几个年轻的男孩、女孩也认真地看着一张张征婚启事,这是征婚大军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儿女和父母一同加入征婚队伍。
为自己征婚的刘先生说,他今年36岁了,由于母亲身体不好,他一直照顾母亲,错过了一段段大好姻缘,终身大事拖到了36岁,如今母亲身体好了,他才开始为自己找对象。此时,一位家长急匆匆地拉走了刘先生,原来,一位大龄女青年也拿着征婚启事落落大方地为自己找婆家。这位女士姓王,今年39岁,是哈市某中学的老师,由于调动工作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偶。以前,是王女士的父亲来为她征婚的,王女士说,她不忍心让自己70多岁的老父亲站在露天广场上风吹日晒地为她找对象。于是,她就和父亲商量亲自来相亲。得知王女士的个人情况,一些好心的家长开始撮合刘先生和王女士,他们一面夸刘先生人孝顺、长得帅气,一面说王女士人漂亮,工作又好,但是两人觉得对方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对象,一笑而过。
跟随母亲参加活动的张先生认为,父母看中的,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两人在一起生活要有感觉,有激情。父母曾为他安排了多次相亲,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他没有遇上心仪的女孩,这种方式既耽误时间又让父母空欢喜。这次,他主动要求和母亲一起来征婚,亲自来寻找心目中的伴侣。
据陈女士介绍,一年来,代子相亲的家长们一直处于“地下活动”状态,他们瞒着着孩子说,对方是朋友的孩子,就担心儿女不同意。父母的异常举动引起儿女的怀疑,他们知道真相后,没有反对,反而支持父母的做法,所以就出现儿女、父母一同相亲的和谐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