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9日讯 “资源共用、市场共建、政策共制、产业共兴、科技共创、利益共享”。这是8月21日在黑河召开的“中俄农业合作论坛黑河峰会”上提出的。
为促进中俄农业合作发展,搭建两国科技交流平台,由黑河市人民政府、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人事厅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共同主办的“中俄农业合作论坛黑河峰会”在黑河市成功召开,来自中俄的110名农业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峰会本着区域合作、互惠双赢的办会宗旨,充分利用黑河市农业对俄开放的窗口作用,发挥口岸城市的区位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内外合作的平台、农业科技交流的中心、农产品进入俄腹地市场的通道和国内企业进入俄罗斯开展农业合作的总部基地,加快我国农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两国一城”的黑河市与俄布市农业合作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多年来,双方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目前中方在俄种植大豆、小麦、玉米、蔬菜等,耕地面积已达75万亩,过境农业机械750台套,赴俄劳务人员近5000人,并在俄建立了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方面,两市开辟了先河。
在中俄农业合作论坛黑河峰会上,俄罗斯著名的农业专家布姆巴拉·伊万·瓦西里耶维奇认为,中俄农业合作领域有着广阔的互补空间,前景喜人。
布姆巴拉·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是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校长、博士、教授,他多年潜心研究高纬度寒温带农作物培育、种植,在该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
他认为,中俄农业合作论坛是两国农业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两国间业已建立的良好双边关系的重要补充。瓦西里耶维奇说,中俄均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实用技术先进;俄罗斯农业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能源充足,两国在农业领域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当前,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两国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限制、气候变化、城乡差别、农业投入不足等困难,也正在经历或经历过农村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因此,中俄农业合作论坛对交流农业发展经验和政策情况,促进两国农业快速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以及稳定全球农产品供给,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的开展,瓦西里耶维奇认为,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开展农作物种植合作、农产品加工合作以及农业科技合作,具有广泛的空间,在合作中应充分发挥政府间合作机制作用,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