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9日讯 9月27日、10月21日,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与省政府举行了《科学技术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签字仪式,标志着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与黑龙江省的全面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在科技部与黑龙江省合作会商机制框架下,将重点围绕加快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集成国家和区域的优势科技资源、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重点紧密衔接。部省双方在对黑龙江省的突出特色与优势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商定,从2008年到2012年,重点围绕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五大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提升黑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知识产权局与黑龙江省将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共同推进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合力推进创新型龙江建设。黑龙江省将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性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各级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宏观调控以及行政管理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指导和支持哈尔滨、大庆等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帮助建设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制药、能源工业等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指导黑龙江省开展国家级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支持黑龙江省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源和检索分析软件,帮助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建立专利专题数据库。
黑龙江省将以两个部省会商机制的建立为契机,不断提高科技工作的水平,加快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大力推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为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制造的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组完成了验收,将于近日运往电厂。据了解,该型机组首次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王东民本报记者苏强摄数项全国第一科技贡献率53.5%
建设现代农业部省合作再添力
据统计,黑龙江省粮食商品量居全国首位,大豆产量、商品量和水稻商品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6.5%,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其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40%左右,基地面积、生产总量和经济总量等主要指标持续保持全国首位。在这众多的第一中,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据统计,“十五”以来,黑龙江省组织实施的省级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达533项,其中省重点项目“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创造了国内大豆亩产新纪录;还争取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大豆和奶业重点支持项目。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3.5%以上。
为进一步增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在科技部和省政府举行的部省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上,“共同推进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被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在会谈中,科技部表示要以科技支撑“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的实施,重点围绕粮食丰产、节水灌溉、农业新品种培育等内容,推进粮豆薯深加工、大豆优质蛋白与高纯磷脂研究、大型农机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提高粮食产能。科技部还将与黑龙江省共同开展“高效养殖业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即支持黑龙江省实施“千万吨奶战略”、“五千万头猪养殖战略”,做好疾病防控及疫病防治生物制品的研制和产业化。
据了解,在《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的框架下,双方还将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区域性农业主导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创制基地,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集成转移。
用科技造就良好生态
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环境恢复盐退化碱化草地功能
黑龙江省是国家批准建设的三个生态示范省之一,今年初,省科技厅制定了《2008年省科技厅生态省建设工作计划》,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整体提升实验区的生态保护建设能力。
根据《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科技部将与黑龙江省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科技进步。围绕煤炭、森林、石油等资源型开发城市生态修复,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构建,松花江、界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系统保护,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与示范,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生态省建设。
在部省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上,科技部表示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方面。在松嫩平原退化及盐碱化草地功能保护及恢复方面,科技部将继续支持黑龙江省开展东北黑土及北方风沙盐碱土区沃土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加大支持半干旱盐碱化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为松嫩盐碱化草地改良,发挥防风固沙,改善区域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破解九成企业零专利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并为企业带来效益,在黑龙江省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据统计,去年,黑龙江省的专利申请量为7242件,比上年增长10.8%;专利授权量为4303件,比上年增长18.8%。尽管有所提高,但与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黑龙江省有很多企业都被侵犯过知识产权,可喜的是,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签订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将推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实现新的跨越。
服务企业消灭零专利
目前,省知识产权国际信息网站通过改版更新,功能齐全,专利数据库已拥有2250万项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7国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数据,为大专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目前,黑龙江省九成以上的企业处于零专利状态,也就是说90%的企业的创新产品不能得到法律保护。今年8月,省知识产权局在全省开展了消灭零专利企业活动。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帮助黑龙江省建立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黑龙江省提供数据源和检索分析软件,把网站专利数据增加到3000余万项,并帮助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建立专利专题数据库。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据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张晓伟介绍,科技部将与黑龙江省共同推进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黑龙江省将在市(地)、县(市、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和支持哈尔滨、大庆等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帮助建设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制药、能源工业等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指导黑龙江省开展国家级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帮助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
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已多次为黑龙江省13个市(地)市长(专员)、县级领导干部举办了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将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实施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帮助支持黑龙江省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和指导黑龙江省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哈大齐科技创新潜力地带
这是一个极富科技创新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区域。通过黑龙江省与科技部携手,注入高科技引擎,它将成为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极、增长极和辐射极,极大地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看——
今年,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的“数控重型曲轴旋风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产业化”项目,对齐重数控船用曲轴的系列产品研制进行支持,该项目可扭转我国“船等轴、轴等机”的被动局面,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彻底结束我国大型船用发动机曲轴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这是黑龙江省支持的众多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中的一项。这些重大项目的研制成功,将使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基础重点工程建设挑重担
近年来,经过省委、省政府的精心培育和着重发展,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正在成为黑土地上一条昂首起飞的巨龙。
据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带管理处处长石兆辉介绍,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这里还聚集了一批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中直、省属科研院所和高校、大型企业研发机构,是一个极富科技创新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区域。它不仅是黑龙江省和国家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与原材料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供应基地,产业基础雄厚,而且具有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拥有一批国内同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我国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成套装备、重要装备产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数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装备”,令人振奋。石兆辉说,这里已建成了哈尔滨和大庆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工大和哈工程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利民医药、哈尔滨抗生素、大庆软件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一批省级各类科技园区及产业化基地,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产业群体。其中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已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0%以上,成为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会商确定三个支持重点
巨龙的奋飞,时刻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今年9月27日,在科技部与省政府举行的部省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上,双方就如何为推进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商讨。
据了解,在推进动力装备成套技术与重型装备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科技部将重点推进F级中低热值燃料燃气轮机、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1000MW空冷机组成套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示范,启动支持第三代核电设备设计制造、重型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制,通过整合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哈尔滨锅炉厂是“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项目的主要研发单位,该厂副总经济师兼技术管理处处长高峰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成功后,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褐煤资源,提高锅炉燃烧效率,补充动力用煤不足的问题,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可以使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推进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科技部表示,将通过规划指导、政策支持、资金引导,积极考虑将其纳入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中予以支持。在推动国家级高新区“二次创业”方面,科技部将与省政府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三方共同支持大庆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大庆高新区二次创业做好指导,发挥高新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目标打造东北新经济增长点
通过部省联动,科技部将支持黑龙江省围绕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优化整合带内外创新资源,重点建设若干具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和研究开发基地,共同推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与软件、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精细化工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双方将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共同推进重大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原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突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发研制一批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装备和主导产品,大幅度提高优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能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通过五年的部省合作,把黑龙江省建成国内一流、特色突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重大装备制造集中地。全面提升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化能力,增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的能力,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极、增长极和辐射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部省会商主题点击
推进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
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科技合作重要的平台和渠道。俄罗斯在诸多领域具有世界先进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科技合作的区位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一城、两园、十三个中心”等对俄科技合作平台的建设,打造一批影响力强的对俄科技合作项目示范及产业化基地,引进俄罗斯具有技术优势的关键装备技术、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推动对俄科技合作向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发展。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黑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政产学研金介”各创新要素的互动机制,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扶持哈尔滨、大庆两个高新区二次创业,抓好自主创新各项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构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哈飞汽车叫响全国。记者郭俊峰摄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型生产的冷轧机。记者郭俊峰摄

哈锅全力打造“绿色高科技”。记者杜怀宇摄

我省实施千万吨奶战略。记者郭俊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