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片
东北网12月11日讯 “大冬会就要到了,出租车是城市的一面镜子,的哥的行为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有些的哥开车途中当街吐痰应该禁止。”现在,哈尔滨市一些城区正在开展治理随地吐痰工程,在采访中很多市民指出,应该把监督出租车司机吐痰的行为提到日程上来。
“我经常乘坐出租车去参加老年人文体活动,在乘车途中看见一些的哥摇下车窗,往窗外就是一口痰,十分不雅。”道里区安松社区居民王大爷是位老年志愿者,他说现在路面上的出租车非常多,但在车里放置吐痰袋的非常少,一些的哥在等红灯、堵车、等客时经常摇下车窗将痰直接吐出窗外。王大爷说,的哥代表城市形象,在要求乘客不随意吐痰的同时,他们应该先从自己做起。
8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霁虹桥附近乘上一辆出租车,谈到在车上吐痰的话题,年轻的司机师傅承认随地吐痰是很不文明的行为,但大家都习惯了,有时堵车时并不一定非吐不可,但也习惯地摇下车窗吐上一口,并没有考虑吐痰会给别人带来危害。车里放烟缸的挺多,至于在车上放个吐痰袋子想都没想过,因为很多的哥都没意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
“司机当街吐痰的确挺普遍的。”华盛出租车公司的哥张喜超说,其实乘客在乘车时也有吐痰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哥不妨在车里放点卷纸,以便双方想吐痰时都可以吐在上面,然后放进车内的烟缸里。当然,禁止这些坏习惯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提高大家的意识很重要。
新闻链接:
为杜绝乱吐痰行为,2007年上海市曾给出租车配备吐痰袋子,这些袋子可以由出租车司机在固定的站点免费领取,袋子放在司机和乘客中间的隔板处供司机和乘客使用。调查发现,给出租车发送吐痰袋子后,人们随地吐痰的频率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