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经历慢生活 “走班族”:堵车堵不住我上班脚步
2009-01-23 16:07:37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李伟俏 高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3日讯 开车车不动、打车打不到、挤车挤不上……这个冬天,在交通严重拥堵的哈尔滨,一群“走班族”快乐地行走在街路上。安步当车,风景这边独好,因为堵车,许多市民反而找到了更加健康的出行方式。

  开车开不动,我步行上班

  21日,哈尔滨市多条主要干道的交通严重拥堵。8时许,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附近上班的陈莹走出家门,这是今年冬天她第三次步行上班,从安和街出发,陈莹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走到了单位。“今天早晨单位9时准时开会,平时开车上下班,这几天路上堵车太严重,开车很耽误时间,所以我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步行到单位。”陈莹对记者说,平时出门就开车,锻炼的机会也不多,突然走路上下班也不太习惯。路面滑不说,第一次没戴帽子,冻得耳朵都红了。当天因为有了经验,陈莹身着厚重的棉服,全然不惧凛冽的寒风。

 

  22日清晨,哈尔滨红军街上,到处可见放弃乘车徒步上班的人群。首席记者张清云摄

  打车打不到,我不走都不行

  21日18时许,记者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附近看到,在哈尔滨市某单位刚下班的李女士和同事结伴步行准备回家。“我家住在道里区建国街,以前经常打车上下班,这几天路上的车不好打,公交车又挤,前几天因为等不到车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我和同事一起戴好围巾和帽子每天步行上下班。”18时许,记者在地段街、尚志大街一带步行发现,路上沿街单位许多员工出门后结伴步行,并没有打车的意思。

  堵车应生“走班族”

  22日8时许,记者在新阳路、通达街、建国街附近看到,路上的行人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9时许,在道里区霁虹街附近,刚刚走到单位的田某对记者说:“这几天哈尔滨市的交通实在太堵了,一想到出门就头疼,所以上下班就只好步行,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市民董志对记者说,“走班族”最初可能是一些住得离单位比较近的人们不想坐车,于是走路上下班。后来,族群渐渐扩大,有些人甚至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上下班。走班的原因也不一而足,大部分人是希望通过步行上班的同时锻炼身体。虽然他们走路上班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通过这种方式都获得了心情的愉快和身体的放松。“走班族”通常会在办公室准备好运动装和与之搭配的运动鞋。而到了冬天,羽绒服和防滑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收获:健身祛郁闷越走越精神

  “不管是雨雪天,还是三九天,我常年徒步出行,我已经把步行当成了一种健身的方式。”哈尔滨市市民王强对记者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人已经把步行出行当成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健身方式。

  王强说,步行是一种既简单有效,又能增强体质的运动,步行健身法不但能够使人体气血流通、活动全身关节筋骨,还能消除抑郁、苦闷等不良情绪,让人每天都神采奕奕。

  在哈尔滨市某机关工作的栾先生平时也经常采取步行的方式健身。栾先生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平均会走3000—4000步路,而最新的调查显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并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每人每天应该走10000步。显然,步行上下班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最简捷方法了。“只要每天比平常早起半个小时,穿着舒适的鞋走在路上,我们就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何乐而不为?”栾先生说。

  体验:坐车20分钟步行15分钟

  开车的想弃车而走,能走路的当然不坐车。21日,记者体验了一次步行出门。从哈尔滨市远大购物中心走到地段街1号15分钟,而在堵车时,这一路段乘车要花费20分钟。

  21日,记者加入到步行大军的队伍。14时许,记者从远大购物中心门前出发,沿果戈里大街向地段街方向走去。此时,果戈里大街上的车已经寸步难行。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如果不堵车,驾车从远大购物中心到地段街需要五六分钟。记者步行这段路程一共花了15分钟。该地段的一位交警告诉记者,如果遇到严重拥堵,坐在公交车上,这一段的路程大约要花费20分钟,也就是说,在堵车的状态下,步行比坐车还要快。

  21日16时,记者乘坐一辆出租车,从地段街1号去向哈一百方向,仅地段街一带就“爬行”了大约20分钟,而从地段街1号步行走到哈一百,只需十分钟即可。

  拥堵路段沿街商家受益,手套销量翻了三四倍,防滑鞋等格外受宠——

  堵车:助力“步行经济”

  春节前接连几场大雪降临冰城,路上车多人多、雪后路面湿滑,造成哈尔滨连日出现交通大拥堵现象。一些步行的行人纷纷戴上手套,穿上羽绒服、防滑鞋,使得拥堵路段沿街商家因此受益。拥堵的交通助力冰城“步行经济”。

  21日9时许,记者在南岗区的大世界商城看到,卖帽子、围巾和手套的柜台前围了许多顾客,营业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推荐着自己的防寒保暖商品。营业员王女士告诉记者,最近两周,哈尔滨市连续下了几场大雪,且冰雪节开幕以及春节临近,再加上这几天堵车,许多人打不到车在外面站得久,有人干脆步行,所以手套、围巾和帽子特别好卖,以往每天只能卖二三十副手套,现在每天能卖七八十副。

  10时许,记者在建设街鞋城和哈尔滨鞋业市场等销售鞋类的商场走访时发现,这几天大雪过后,路面特别光滑,许多步行出行的市民十分不方便,因此能在大雪天里安全行走的防滑鞋成了市民的新宠,很多市民聚集在各种品牌鞋专柜前挑选既保暖又防滑的棉鞋。据某品牌防滑鞋专柜营业员介绍,近一两周雪大路滑,该品牌的鞋特别好卖,很多儿女来为父母选防滑鞋,也有一些是带着父母亲自来试的,每天的销量比前段时间增加三四倍,每天能卖二三十双。记者在建设街鞋城某品牌鞋专柜看到,专柜货架上的鞋已所剩无几,鞋的号码已经不全。一对母女想买两双鞋,因没有她们能穿的号码,只好无奈地离开。营业员告诉记者,专柜还剩20多双鞋,号码也不全了,且厂家也已断货。

  21日下午,记者走访道里区的中央商城和百盛购物广场以及专卖店发现,大雪并没有挡住人们购物的脚步,羽绒服卖场里聚集了很多消费者。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两天接连下雪,市民在购置年货之余,纷纷前来购买御寒的外套,每天的销量比平时多几十件,大雪让羽绒服又红火了一把。据某商场的销售经理介绍,入冬以来,羽绒服的销量一直平平,仅是老人和儿童购买得多些。这两天,购买羽绒服的年轻人明显多起来,总销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二三成。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