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5日讯 牡丹江医学院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人才强院“五双”举措,有力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1、“双公”选才。坚持公开选聘、公平录用优秀人才。打破传统“铁饭碗”,实施“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公示避嫌,择优录用,合同管理”的聘任制,有效地避免了人才选用的随意性,保证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双改”引才。首先,改变人才引进方式。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公开选聘各类人才,既“走出去”,到相关院校直接商洽考核选拔,又“请进来”,通过用人信息发布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在毕业分配之前通过校园网、电子邮件等媒介发布人才需求信息,选拔优秀人才。其次,改进人才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对高层次人才采取个性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学院探索出除直接调入外,客座讲学、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兼职、返聘外聘等灵活多样、客观实用的人才使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院的人才需要。
3、“双激”待才。一方面,激发已有人才。加强工作奖惩、绩效考核、薪酬分配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制度建设,改变传统的重身份、重资历、重年限的薪酬分配体系,所有奖励、薪酬一律向教学和科研一线倾斜,实行以才干、贡献、发展潜力论“英雄”。另一方面,激励引进人才。对按需要引进的博士一次性给予20万元安家费,每月除工资收入外增加3000元津贴,并给付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此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分配制度、奖励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住房分配等方面进行倾斜,对子女读书、配偶就业等方面及时给予解决,解除后顾之忧。
4、“双金”助才。通过配套科研项目资金、实施丰厚的成果奖金支持人才开展工作。除了对高层次引进人才提供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外,还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立项,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资金,对于应用前景广泛、创新价值预期高的项目给予特殊的配套资金,支持和鼓励他们创业、创新。另外,对在科研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最高奖励额度人民币50万元,二等奖人民币30万元;文章发表在《Science》、《Nature》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牡丹江医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万元,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双轨”择才。着重“国内轨”选才、兼顾“国际轨”择才。将人才选拔的主体范围定位在国内,面向全国,重点在东北三省及京津地区选拔学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此外,通过优厚待遇招揽“海归”人才来校工作,目前,学院有国外留学归来的教师7人,带来了国外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也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增添了新鲜血液。
通过实行“五双”人才工作机制,牡丹江医学院吸引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潜能的人才到学院工作,现已有博士46人,硕士181人,占全院专任教师数量的59.1%,有7人被评为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