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1日讯 伊春市新青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解放思想,结合区情企情,深入查找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推动实际工作,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以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问题。一是继续加大严管资源力度。坚定不移地落实“严管林”方针,深入实施“天保工程”,突出保护好红松等珍贵树种,从严打击各类涉林涉木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加大防火基础设施投入,全方位落实森林防火防范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二是切实搞好森林培育。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加大红松培育比例,加快红松更新造林步伐。引导职工群众大力营造民有林,突出抓好速生丰产林和原料林基地建设。本着“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治理采金过采区,加快植被恢复。三是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运作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湿地、河流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滥捕乱猎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林蛙等野生动物资源,突出保护好白头鹤及其赖以繁衍生息的湿地,尽快建成国家级白头鹤自然保护区。
第二,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着力解决林区发展的内动力不足问题。一是切实加强木材产品管理和销售。全面加强木材生产过程管理,做到山上一米不丢弃,中间一根不流失,入库一车不缺少。强化合理造材,规范木材检验,严格贮木管理,搞活竞价销售,实现林木产品采运贮销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是从严控制财政支出。继续坚持支出一个口,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切实加强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决算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深入开展挖潜增效活动,厉行节约,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抓好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改革居民生活燃料结构,大力推广煤油电水气,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以加快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进程为重点,着力解决改善人居环境的问题。一是切实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在区址中心地带大面积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切实改善城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加快城区垃圾处理场等项工程建设,继续完善供热、给排水体系,提升城区整体功能。按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逐步维修、改造、升级城区巷道,完善休闲广场和公园设施,进一步绿化、亮化、美化城区环境。二是稳步提升城区管理水平。尽快形成城管、环卫、社区、居民四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建立治理城区卫生环境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活动,全力打造优良人居环境。三是全面加快中心林场(所)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结合林场(所)撤并,加快中心林场(所)道路、住房、供水、供电等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中心林场(所)建设水平。
第四,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千方百计解决事关民生改善的各种难题。一是稳步扩大劳动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全民创业,支持自主创业,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特别是通过上大项目,增加更多就业岗位,让富余人员充分就业。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切实做好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等五大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助学、助残、便民活动,有效解决特困群体生产生活问题。三是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强文化市场整顿和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场(所)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四是深入推进“平安新青”建设。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制观念。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充分发挥信访部门和区长专线的职能作用,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生产、交通、消防、食品等安全工作,预防重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