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4日讯 12月14日,黑龙江日报在第二版刊发了题为《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当前,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处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环节。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既是前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只有把问题找准确、根源弄明白,才能把思路理清楚、对策定科学,才能做到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推动发展有所遵循。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或分析检查材料,为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要实事求是地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是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的基础。要客观回顾和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成果,立足实际,注重实效,敢于触及实质问题。要按照“五对照五看”要求,深入查找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和“十大工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把问题找准,做到切中要害,切合实际。
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弄清根源,才能理清思路。要以对党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自我解剖的勇气,严肃认真地进行对照检查,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原因,切实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根源。要分清哪些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造成的,哪些是工作措施不落实造成的;哪些是决策有偏差造成的,哪些是执行不到位造成的;哪些是规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哪些是工作方法不科学造成的;哪些是客观条件制约造成的,哪些是主观努力不够造成的,真正弄清楚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做到触及本质、击中要害。通过剖析根源,找准症结、统一思想,为解决问题、落实整改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要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策有的放矢,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要突出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对存在问题归纳梳理、深入分析基础上,结合本地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实际,选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确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项目、整改目标、整改责任,做到改什么、怎么改、改的质量进度要求,都谋划有序、安排得当;每项措施,都针对相应问题,有的放矢、目的明确,使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或分析检查材料,领导重视、群众参与至关重要。要注重发挥班子成员集体智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不仅要亲自抓、亲自管,而且要亲自参与、亲自动手,带领班子成员共同研究思路、框架,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或分析检查材料的撰写。初稿形成后,要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或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充分研究,加强集体讨论,并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使研究起草分析检查报告或分析检查材料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深化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目标和措施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群众评议工作。对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进行评议,既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过程,也是集中民智、聚合民力的过程。人民群众对本地本单位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最有发言权。要通过组织评议,广泛征求、诚心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共谋发展的热情,使分析检查报告和分析检查材料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从而更广泛地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汇聚科学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