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5日讯 据经济学家介绍,大庆这座城市有120万公顷迷人湿地,每年可为大庆减碳1200万吨,相当于400个40吨锅炉一个采暖期的排碳量。
一公顷湿地每年可吸收近10吨二氧化碳
大庆湿地一年“吃”碳千万吨
相当于400个40吨锅炉一个采暖期的排碳量
家住万宝小区的王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每年夏天,他都要到湿地去采风。站在湿地前,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不断地按下快门。
“湿地为大庆市带来经济效益,展现美景,更重要的是,在‘低碳时代’,它又吸收着大量的二氧化碳,默默地作着贡献。”王强激动地说。
据经济学家介绍,大庆这座城市有120万公顷迷人湿地,每年可为大庆减碳1200万吨,相当于400个40吨锅炉一个采暖期的排碳量。
大庆有个城市“吸碳翁”
龙凤湿地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湿地,这里芦苇摇曳,万鸟齐翔,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万宝小区居民王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最喜欢来湿地采风。
“我每年都要来湿地很多次,就是要把湿地的美景都拍回家,和身边的朋友们一起欣赏。从电影《2012》到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让我对‘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湿地是一个观赏风景的平台,又是一个吸收二氧化碳的‘低碳翁’。我只是大庆市民中的一分子,力量很小,但我认为,如果全民都能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保护每一寸湿地,就是为‘低碳’出力了。”王强说。
王强还向身边的朋友讲述湿地的重要性,并带动他们一起成为“低碳族”。他们经常骑着自行车去湿地,一边用相机拍摄湿地生态环境,一边捡拾别人留下的垃圾,美化湿地环境;发现有人设下夹子来打鸟,他们就会将其卸下并带走;发现有人捡鸟蛋,他们就会上前劝阻对方,要爱惜身边的每一棵植物、每一只动物……
湿地每年吸碳千万吨
湿地有“二氧化碳吸收器”、“地球之肾”的美名。
大庆有近千块天然湿地,星罗棋布,在五区四县都能看到它迷人的身影。其中,龙凤湿地、当奈湿地、黑鱼湖湿地、鹤鸣湖湿地、西海湿地等最为有名。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大庆湿地中生长的野生植物种类达509种,陆生野生动物273种。动植物特别偏爱这里,给这里带来了盎然生机。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效调节大气成分。据测算,大庆湿地每年将产生生态价值840亿元。那么,它能“吃”掉多少碳呢?
权威部门曾经发布:按湿地保护规划,恢复被开垦的0.1亿公顷湿地面积的30%,将年吸收二氧化碳0.28亿吨。
这则消息告别我们:恢复300万公顷湿地,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0.28亿吨。也就是说,每公顷湿地一年吸收二氧化碳近10吨。
不难得出,我市120万公顷温地,一年吸收二氧化碳将达1200万吨。
一年吞掉400个“锅炉”
1200万吨二氧化碳是多少?
目前,供热企业为市民供热用的是40吨锅炉,这样的锅炉一个采暖期内要用煤1.54万吨,将排出二氧化碳3万吨。
1200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400个40吨锅炉的排碳量。
也就是说,大庆湿地每年就可以“吃”掉400个40吨锅炉排出的二氧化碳。
大庆让人更宜居
也许你像我一样有过这样的体验:无论到哪个城市,即使是那些联合国或我国评出的宜居城市,都情不自禁地和大庆比较一下,比较的结果往往是:“虽然那里很好,但是,我不喜欢。”
为什么喜欢大庆?
环境上,大庆有清澈了我们眸子的361个蓝天,有洁净了我们呼吸的湿地绿肺,有灵动了我们目光的生态湖泊……
发展上,大庆有强劲的油与非油经济,有跃跃欲飞的新商圈,有在10年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动人蓝图……
除了环境与发展,对于居住者来说,我们就像一条离不开水的鱼。
幸运的是,我们在大庆不仅拥有了立足之地,还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宽泛的舞台和许多不同层面的成长空间。
我相信,大庆,会让人们感觉越来越“宜居”。这不仅仅因为,它的环境与发展都达到了那个标准,还因为,我们就生长于斯,这里有我们熟悉的方言圈、我们习惯的建筑样式和饮食方式、我们所追求的生活节奏……
就是因为这些,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根基感。这是现代城市能给予人的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