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2092个新农村试点:五新展丰姿五化绘蓝图
2010-09-03 08:59: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兆全 张桂英 张斯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到今年底,全省将有100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场)完成建设任务,19个乡镇实现集群式发展,5条示范带基本成型,35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初具规模——记者从省新农村办了解到,经过两个批次历时5年的“集中抓发展、重点抓试点、面上抓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走进这些试点村镇,所见所闻鼓舞人心。

  “五化”奔向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批新农村试点建设实施以来,很多地方都打破了新农村建设的惯性思维,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明显增强,建设思路和推进路径日趋清晰,出现了近郊向城市靠拢、农村向城镇靠拢的发展趋势。

  在大庆市让胡路区,记者了解到,富强、向荣等10个村都按照城市化思路建设新农村,为农民交纳了养老保险,帮农民住进了楼房,让其享受着与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七台河市则开展了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郊区农民与市民的户口差别,让农民“带地进城”。该市茄子河区新富村、新兴区东升村、曙光村都建起了城市化的居民住宅小区,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一些地方还根据村落零星分散的实际,重新调整村屯布局规划,整合自然屯,建设中心村。既聚集了人口,整合了村屯,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便于发展和共享公共事业,又通过重新规划建社区,腾出大量宅基地,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省共撤并农村自然屯90多个,建设中心村50多个,集中人口近5万人,腾出宅基地近2万亩。这些土地有的进行了复垦,有的用于养殖小区建设,有的招商引资发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垦系统推进的力度更大,计划通过撤并居民点,集中发展120个小城镇,腾出50万亩宅基地。

  第二批新农村试点建设呈现出更重协调发展、生命力更强的“五化”趋势,即城乡发展一体化,撤屯并村社区化,推进方式市场化,发展规模集群化,建设模式多样化。

  省农委副主任白祥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省新农村建设已经由单一的点状建设,向整片、整带规模推进发展,形成了点上开花、线上辐射、面上拓展的发展态势。

  目前全省已有22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共辖218个村。绥芬河市、嘉荫县还积极实施整县推进。沿哈大齐、哈牡、哈佳、哈黑、碾北5条公路,包含300个示范村的5条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已经呈现出全省新农村建设景观示范的效果。

  “五新”提升农村幸福指数

  从农民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抓起——我省新农村试点建设从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多数农民走上了“通畅路”、喝上了“放心水”。自2006年启动新农村建设,我省共完成通村公路建设9万多公里,硬化村内主街巷道5896公里、排水边沟1万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农民的出行条件明显改善;解决了75%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农民健康筑起了第一道屏障。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