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9月19日讯 9月开学之后,又一批大学生进入毕业季节,求职成为他们接下来一年左右的主要任务。18日,面向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首场大型会——航天专场招聘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馆拉开大幕。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携其下属的168家研究院所和制造企业来招纳人才。虽然这场招聘会是航天专场招聘会,却仍吸引了近万名毕业生前来求职。
招聘现场 很多大学生提前一两个小时排队
18日从早上7时30分,就开始有大量来自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哈工大体育馆外排队等候,到9时,等待入场的应聘者已将入口围得水泄不通。招聘会一开始,焦急等待的大学生们涌进了会场,招聘会的各个招聘台前,迅速被大学生们包围。据举办本次招聘会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参加招聘会的是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携其下属的168家研究院所和制造企业,提供岗位千余个,进场的大学生数则达到了近万人。由于是专场招聘会,招聘的岗位大多有专业要求,进场的毕业生大多是相关专业的,但仍然有不少其他专业的学生前来“碰运气”。
求职聚焦 部分学生提出安排住宿要求记者在现场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们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仍然非常明确——首选热点城市。此外,在首场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是否安排住宿这方面比较关心。哈工大2011届大学毕业生小刘告诉记者,他打算求职于北京一家企业。可北京的房价太高,以他目前的经济实力肯定是买不起房子的,而租房子的价格他也难以承受。所以,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企业能否为求职者安排住宿,成了他和他身边一些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用人单位 企业招人最看重个人的综合素质“我们主要看重的还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采访中,多家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毕业生的学历,最低门槛必须是大学本科。在符合本科以上要求的所有应聘者中,个人综合素质将决定是否被聘用。而对于“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品德修养、人际关系等。
求职心态 2011届毕业生应聘勿陷入“四大误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18日面向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举办,接下来,各高校的招聘会也将陆续开始。为此,记者走访了哈工大、哈工程等多所高校,这些高校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人士总结出了大学生们求职易陷入的“四大误区”,提醒大学生们求职时要注意。
误区一:简历“充水”。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在简历中过分夸大自己的成绩或能力的现象越来越多。不少用人单位都表示,简历里写得再好也没有用,一面试就露了馅,反而还给用人单位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
误区二:“钱”字当头。薪水福利问题始终是大学毕业生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可有的毕业生直接给自己定下了月薪最底限,低于这个数就不考虑。对此,专家提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应更多地考虑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好的发展机会,而不是把短期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误区三:骑驴找马。大学生“骑驴找马”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人应聘一个工作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工作,而只是为了多一个就业机会。因此提醒高校毕业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兴趣所在的工作进行应聘,才能适合自己的长远发展。
误区四:眼高手低。“眼高手低”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反映最多的问题,而名校毕业生或学历比较高的硕士、博士生更容易有这样的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总以为自己是某名牌大学出来的,甚至在招聘时就直接提出要求,一定要在什么地方就业,这样的毕业生往往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