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解读五:保障措施篇——也要给教师套上“紧箍咒”
2010-10-10 07:32:50 来源:  作者:曹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解读五:

  保障措施篇——也要给教师套上“紧箍咒”

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

  东北网10月9日讯(记者 曹曦) “现在的学校,连串个座位还得给班主任送礼呢。”哈尔滨市某中学学生家长王女士显得很鄙视,也很无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纲要》保障措施部分的第一个重点标题,加强师德建设的提出,无疑给教师套上了“紧箍咒”,这还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一些安慰。

  《纲要》提出,坚持师德为先,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一批师德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探索师德建设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制度,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状况监督和评议。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进一步弘扬高尚的学术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

  “教师就像一桶水,越舀就会越少。有些老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应该对教师的再培训、再提升问题加以重视。”哈尔滨市某中学的一线教师这样建议。《纲要》提出,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造就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和领军人才。结合国家试点项目,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型的教学、科研带头人和团队。严格教师资质,健全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

  网友“老狼”说,经费是教育投入的敏感神经。《纲要》提出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在示范性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政府、部门、企业共同投入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教育的资金投人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保障措施就像‘紧箍咒’一样,对教育的发展是个自我约束,有着提醒的作用。”网友“老狼”在留言中重点强调了这段话。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