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强烈期盼。11月1日,哈尔滨市交通、公安、监察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营运黑车专项治理行动。这次打击“黑车”将给哈市公共交通服务带来怎样的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34处黑车窝点现形
记者了解到,近日,哈市交通部门对黑车市场进行了摸底,目前哈市主城区共有34处非法营运“黑车窝点”。而至于黑车的数量,交通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由于黑车流动性大、判定难等因素,暂时还无法确定。
谈到黑车,身为出租车司机的小张感触很深。“我经常能在火车站、公路大桥、大专院校门前看见一些开着私家车的人喊客。只要成本能合上,他们就拉,对我们正规出租车来说,冲击特别大。而且,黑车非常不安全,一旦肇事,根本找不到责任人。”
目前哈市黑车以何种形式存在?据哈市交通稽查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哈市黑车主要是以假出租、套牌车、长途客运跑线黑车、黑旅游车、黑送子车、非法营运货车以及自用私家车从事非法营运这几种形式存在。它们有的依附在公交或长途客运线路上,有的集中在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各旅游区域、各大专院校、松花江公路大桥周边、哈尔滨火车站、城乡结合部和公交换乘较为不便的居民小区内,严重扰乱了交通运输市场秩序。而且,这些车辆车况一般都较差,有的已接近报废,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群众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同时这部分黑车严重破坏整个运输市场秩序,偷漏税费,压价竞争,影响了合法营运车的正常营运。
利益驱动黑车屡禁不绝
无证经营的黑车司机为何如此嚣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是黑车营运的高额回报率,二是主管部门对黑车营运监管不到位,另外,公共交通发展不足为黑车提供了生存空间。
的哥小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出租车白班夜班加一起,每天的收入大约在600元左右。除去每天要交给公司的150元和200元左右的油钱,白夜班两名司机每人每天大约能赚120元左右。而黑车不用交各种费用,花1万多元买来一辆临近报废或已经报废的车就可以干,一天净赚400元,每月收入1万多元。可观的收入让不少司机铤而走险干上了黑车的行当。
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打击不到位是黑车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一名的哥介绍说,虽然管理部门一直在喊“打”黑车,但力度不大,很多的哥都是这种感受。而且,一些的哥认为,很多黑车都有“保护伞”。因为敢养黑车的,除了社会闲散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等低收入人群,大多数都是有“背景”的,甚至还有执法者。如果把“保护伞”除掉,黑车肯定会大幅减少。
哈市交通部门一位负责人分析认为,黑车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因为有市场需求,目前,由于哈市公共交通不够发达,很多地方都没有公交车,市民出行不方便,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既经济又实惠的黑车,这就为黑车提供了生存空间。
打击黑车任重道远
11月初,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三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治理打击黑车行动正式启动。
哈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这次行动哈市将重点打击套牌出租车、非法营运黑车,以及出租车强行拼客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国家公务员私养黑车、充当非法经营者“保护伞”的行为。查处黑车一律上限处罚,而且,将在全市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实施“十个一律”,彻底净化客运市场。
同时,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为严整行业队伍,交通部门将对出现以下六种行为的交通管理人员和稽查人员,一旦查实,立即开除队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一是为黑车充当“保护伞”的;二是在各类行业配损管理中,倒卖资格证的;三是利用职权收受好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四是采用“钓鱼”方式执法的;五是收受好处将查扣的违法违规车辆私下放行的;六是因野蛮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名交通专家建议,哈市打击黑车要想治标又治本,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查处驾驶员及幕后“黑手”,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公交优先,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让黑车无孔可钻,这样它就没有了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