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庆发现未检疫狐貉私自宰杀后化学处理装狗肉卖
2010-11-23 14:11:46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郝璐 李双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开着门的车库内正在宰杀貉子和狐狸2、3.被宰杀的貉子和狐狸运来待售

  东北网11月23日讯 狐狸和貉子是一种皮毛经济动物,饲养者主要靠出售皮毛赚钱,肉一般没啥大用。

  在我市的杜尔伯特县和林甸县等地,有人专门饲养这两种动物,每到冬季他们就将这些动物宰杀,进行扒皮处理后,卖出毛皮。

  但今年的养殖户却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前来收购的人要么拉走自己回去宰杀,要么连同扒皮后的白条一同收购。

  这些私自宰杀,未经检疫的狐狸和貉子肉的流向,就成了一个谜团。

  记者经过多日暗访,了解到了这些“野生灵”被扒皮后的秘密。

  收购市场怪现象今年皮肉一起收

  11月18日,记者来到林甸县,对几家饲养狐狸和貉子的养殖户进行了暗访。

  记者走访了几家养殖户,他们都表示,几天前他们养的狐狸和貉子,被一伙人给收走了。

  这些养殖户还告诉记者,前来收购的人,不像往年那么难谈价,今年来收购的人,给的价高,还不用养殖户扒皮,当场将狐狸和貉子打死后就拉走了。

  这一反常态的现象,让一些养殖户觉得今年“行情”好,不少人没有急于出手,想等价高时再卖掉。

  在一户养殖户家里,记者看到,满院的笼子中,养着数百只狐狸和貉子。

  这位养殖户告诉记者,前几天有人给貉子出到每只400元钱,她没卖,因为她也发现了今年的怪现象,有人专门来收扒过皮的白条。

  往年,养殖户都要花手工钱,找人宰杀、扒皮,只能卖皮毛,今年连肉都能卖钱,让她感觉有赚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前来收购的买主,很多来自杜尔伯特县,而对于买走的扒皮白条,养殖户也不知道流向了哪里。

  野生灵当街宰杀内有“老弱病残”

  紧接着,记者驱车赶往杜尔伯特县,在该县专门收购皮毛的一条街道上,记者看到了有人当街对狐狸、貉子等进行宰杀的一幕。

  记者看到,很多皮毛收购部门前,都堆放着许多狐狸和貉子的尸体,有一些动物的身体还在抽搐,有一只白狐狸,血把它身上的白毛染成了红色。

  记者采访时,看到有不少养殖户或商贩,用车将狐狸和貉子运来,准备出售,有的就在街边将它们打死。

  在一家皮毛收购部门前,一名男子手持铁棒,紧盯着满地的貉子和狐狸尸体,看见它们有的身体在抽动,便拿铁棒砸几下。

  在这堆狐狸和貉子附近的屋内,两名男子敞开着门,将狐狸和貉子的尸体挂起来,进行扒皮,过往的行人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记者与一名正在扒皮的男子搭话时,他说,有几只狐狸是病死的,身体瘦弱,而且腿还断了。

  屠宰现场卖白条肥油制成化妆品

  天色已有些昏暗,记者走到这条街的一个胡同里,看到一间类似车库的大房子亮着灯,记者站在门外看到,有几名男子正在里面给貉子和狐狸扒皮,分工明确。

  他们将经过简单处理的死狐狸和貉子,挂在墙上,熟练地扒下皮,然后扔到一旁,只需几分钟,就能处理干净一只狐狸或貉子。

  记者注意到,这些工人除了将扒皮的白条整齐堆放外,还要用一个看上去类似铁片的东西,在扒皮后的白条身上刮一下,随即就有一些肥油落在地上,有工人将这些肥油收到一个塑料编织袋里。

  就在记者与这些扒皮的工人攀谈时,一辆车开了过来,一名男子走到成堆的白条前,抓起两只放到袋子里,出去后将几十元钱交到一名女子手中,工人告诉记者,那名女子就是老板。

  记者询问开车前来的这名男子买这些白条干什么,他表示回去吃肉。

  这些动物身上的肥油为什么还要被专门收起来?一名工人边扒皮边对记者说:“都做成化妆品了。”记者有些不解,这名工人表示,这些肥油是卖给一些厂商做化妆品的,但具体做成了什么,他并不清楚。

  这名工人还说,今年这些肥油的收购价要高于去年,平均每斤能卖到3元左右。

  有些白条运往南方有些白条运往周边

  毛皮被商贩买走,扒皮后的白条都做了些什么呢?

  记者以收购貉子肉为由,对一些皮毛收购部进行了走访。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狐狸和貉子肉是整只出售的,并非称重卖,每只的价钱大约在20元左右。

  这些皮毛收购部的老板,得知记者想要收购狐狸肉和貉子肉时,多数都表示“订出去了,没有多余的”,情况真的如此吗?

  记者询问一家皮毛收购部正在扒皮的工人,他说,这些狐狸和貉子肉,很少有人上门订货,他们大多都有固定客户,就是所谓的“老客”,这些客户都是南方一些肉制品的厂家,他们将扒皮的白条放到冷库存放,然后发往南方。

  一个多年在当地给狐狸和貉子扒皮的工人向记者透露,每年冬天,都会有一些狐狸肉和貉子肉流往我市或周边市县,他们不接受上门订货,而是选择发货或者送货,发往南方的车和往市区及周边市县送货的车是不一样的,发车的时间也不一样。

  他还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多狐狸肉和貉子肉,被送到市区或周边市县的狗肉馆和一些羊肉店,有时也充当兔肉销售,因为这些肉便宜,商贩将其掺到狗肉或羊肉卷里出售,来降低成本。

  记者有些纳闷,狐狸和貉子肉本身有一种腥臊味,就算这些肉少量掺到羊肉卷里吃不出来,混到狗肉里怎样才能不被发现呢?

  私自宰杀无检疫商家掺假有绝招

  通过对几家食品添加剂商店的走访,记者的疑问解开了。

  在萨尔图区的一家食品添加剂商店,记者询问,是否有给肉去腥臊味的调料,店主拿出一个塑料袋,上面写着一个类似化学名称的名字,记者进一步询问,能不能去除貉子和狐狸肉的腥臊味,他表示完全可以,很多烧烤店和狗肉馆用的都是此类的调料,除了去味外还可以提鲜,根本吃不出来是狐狸肉和貉子肉。

  给狐狸和貉子扒皮的工人还告诉记者,因为这些肉和狗肉的颜色不一样,在被掺假之前,商贩通常会用水浸泡很长一段时间。

  记者通过查询了解到,狐狸和貉子,作为一种皮毛经济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什么都喂,有时还要喂一些激素类的饲料,并且要定期注射一些抗生素药品,而宰杀时大都选择打死或勒死,残存在体内的血液无法及时流出,其肉内的抗生素和激素含量也可能超标。

  记者在动物卫生管理所了解到,像这种私自屠宰的狐狸和貉子,是不可能拿到检疫报告的,消费者在用餐及购买相关肉制品时,应注意查看经营者提供的检验检疫合格证等。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