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餐饮业进行人才储备 哈尔滨多家企业提早应对用工荒
2010-12-12 10:45:3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慕海燕 刘达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2日讯 陈记火锅店的老板陈先生不得不考虑这个春节期间是否该闭店停业了,经营饭店7年来陈先生还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选择。原因只有一个:招不到服务员。每年春节临近都会出现的服务人员“用工荒”,在今年11月份就提前“来势汹汹”。为了应对“用工荒”,哈尔滨市多家企业“各显神通”,大型餐饮企业的服务员薪金直逼白领,小型餐饮企业用起了阿姨级的服务员,甚至还有的饭店用起了“钟点工”、“小时工”——

  “月薪1400+满勤奖,包食宿”,这是目前哈尔滨市小饭店招聘服务员的最基本工资标准。而“底薪2000+满勤奖、酒水提成,包食宿”这是开发区部分高档酒店招聘服务员的标准,据称这样的高档酒店的服务员每个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都会在3500元以上……即便如此,不论什么档次的餐饮企业仍然都在异口同声地喊“缺人”。

  为了应对每年春节前来临的“用工荒”,餐饮业早早就开始进行“人才储备”,提高工资,放宽用工条件,增加福利……虽然用工方动作得早,但“缺人”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而且事实和多项统计数字表明,以往多在春节前出现的“用工荒”提前来袭,年末将至已“来势汹汹”。


  餐饮业成为重灾区 节日未到人荒早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提供的《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2010年11月份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2010年11月,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员需求人数为225人,求职人数为56人,缺口169人。据该市场职业介绍科科长姜有志介绍,来哈尔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服务员的企业都是哈尔滨市的一些星级宾馆和一些高档酒楼,这类餐饮企业由于给出的薪金待遇要高一些,不是“用工荒”的重灾区,中低档的餐饮业在这种用工供不应求的现状下是最受冲击的。

  在抚顺街的劳务市场,记者看到用工信息最多的当属餐饮企业,服务员、传菜员、后灶切墩等岗位都在“热招”,很多餐饮企业为了能够尽快招到服务员,都派专人到中介机构“蹲守”,碰到求职者符合要求的直接领走。道外区一家饭店的招工人员告诉记者:“不在这等着根本招不到人,早被别人抢走了。最缺的就是服务员,现在我们也不要求都是小姑娘了,只要形象差不多的三十多岁、四十岁的我们也招,要是跟我们签订春节期间不请假不回家,我们还给提高工资。”

  尽管劳务市场招工的情形很火爆,但是明显可见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用工的人多,应聘的人少。记者与一位来此转转的年轻女孩攀谈,她说她家是绥化的,来哈尔滨打工半年多了,21岁,现在准备找一个商场服务员的工作。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去酒店做服务员时,她笑笑说:“我刚辞了一家饭店的工作。”

  用人机构层层捡漏 中小餐饮度日艰难

  “现在我们的酒店还可以,还没到‘荒’的程度,毕竟我们的工资档次在这儿呢。”位于开发区的桃园里大酒店主管人事的翟经理说。

  如果按照实际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算,像“桃园里”这样的酒店服务员要比哈尔滨市的五星级宾馆服务员还要高,因为星级宾馆会有“三险一金”等保险的福利,而酒楼则把这些直接都发到员工手中,都以工资的形式体现。一些比较看中后续发展的求职者会比较钟情星级宾馆,而急于让自己的工作报酬以现金形式体现的则会选择高档酒店。

  据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介科姜有志科长介绍,现在服务员的招聘就是“层层捡漏”。五星、四星的宾馆虽然给出的薪金诱人,但是要求的条件也苛刻,这些宾馆都是长年面试招人的,一般五六十人参加面试,能有一两个成功的,录用比例很小,竞争也很大。所以对于五星宾馆来说,尽管目前也存在“用工荒”,但他们还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五星不行到四星,四星不行的人就开始把目光投向高档酒楼。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哈尔滨市的一些高档酒楼虽然不至于闹“用工荒”,但也就维持着基本的运转,人工储备的余地基本没有,而档次再低一些的餐饮企业就基本一直处于缺人状态。由于很多中低档饭店利润并不丰厚,市场竞争激烈,很难拿出诱人的高薪,所以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很多饭店现有的员工也都是超负荷工作,正常一个服务负责一个包房,现在就是两人负责三个,或是一人管两个。位于抚顺街上一个中档饭店的前台经理告诉记者,现在饭店经营者最怕的就是员工辞职,最头疼的就是到人力市场去招聘。


  简单劳力无人愿干 人手不足被迫减产

  与服务员的急缺状况相同的就是体力工人和生产工人,这是用工市场上最普通也最紧缺的工种。

  据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数字分析,曾经一度紧缺的技术工人目前已经基本供需平衡,而体力工人的短缺状况正日益严峻,很多需要普通工人的生产企业如同餐饮业一样,面临着因为缺人而运转不灵的尴尬局面。

  哈尔滨市一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需要“投料工”,工作任务就是将整袋的面粉拆袋,然后倒入面粉搅拌机内,工作内容很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却招不到人,到了年底更是人手紧缺。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普通工人流动性非常大,企业需要长年招人,招工已经成了让企业相当头疼的一件事。像投料工这项工作,由于需要一定的体力,我们最初的用人条件把年龄定在了40岁以下,但是现在我们有一个工人已58岁了,只要身体好,我们已经不计较年龄了。尤其到了年底,本来人工就非常紧缺,还会有一些人想早早地回家‘猫冬’,企业真是要度过一个‘严冬’了,如果人工不足,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减产。这种状况可能要到明年春节过后才能有所缓解。”

  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绝对收入并未增加

  简单劳动力却成了最紧缺的劳动力,这对我们这个人力资源大国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想象,但事实上,“用工荒”、“招工难”、“缺工”已成为目前难以破解的事实。

  是什么原因造成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现简单劳动者短缺问题呢?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资深专业人员分析,绝对人数减少、受教育程度增加、城市生活成本激增是主要原因。

  据分析,今年用工荒提前来临与目前城市的物价水平不无关系。随着一轮轮的物价上涨,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虽然简单劳动的工资都在大幅提升,但是城市里吃、住、用的成本也在攀升,打工者认为自己的绝对收入并没有提高,与其如此不如留在家里消消停停地过个舒服年儿。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说2000年以前,哈尔滨的劳动力市场还是由“70后”来唱主角,那么现如今,已经不折不扣地是“80后”的天下。哈尔滨市服务员、体力工人、生产工人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九成依赖来自哈尔滨周边以及省内其他地区的农民子弟,现在“80后”的农民子弟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较少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客观上造成了这一“后备军”储备不足。另外,随着大学扩招,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手里拿着本科、大专、技校毕业证的农民子弟,自然要把自己的求职目标对准更高一级的技术岗位,有一技之长者很多人就不愿再像自己的父辈、兄长一样去干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记者了解到,现在搬家公司的搬家工,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劳动力。


  无奈之下忙于应对 条件放宽短工兴起

  本来是准备提前做好人工储备以应对春节出现用工荒的用人单位,没想到今年却提前遭遇用工“寒冬”,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很多用人单位纷纷想出新对策。

  在教化电子大世界6楼经营快餐档口的王先生近期的招聘信息改了思路:“35岁到45岁,下岗职工优先。”王先生告诉记者,原来他招服务员都按常规找年轻的女性,但是现在年轻的女孩子流动性太大了,他经营的档口虽然只需要三个服务员,但是少一个运转就困难。于是他把招聘方向转向了城区内的下岗职工,这样就会相对稳定一些。

  据了解,如果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薪水,人工也是基本可以保证的,但是中小型餐饮企业和生产企业自身的利益并不高,市场竞争又很激烈,不可能像大酒店那样给出1800元到2000元的底薪,于是小饭店将招聘目光瞄准了“阿姨级”服务员。记者在劳动力市场看到,很多中小型餐饮企业招聘服务员的年龄都已经放宽到35岁以下,很多甚至没有年龄要求。民安街上一家饭的张经理说,他们招人基本上40岁以下的就可以了。这位张经理说,不但年龄放宽了,他们对身高什么的也都没有要求,只要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在一些高校附近,很多餐饮企业将招聘目光对准了在校大学生。找大学生打短工也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用工之困。据了解,大学生工都是“短工”,一般工作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有的甚至只能一周上三四个晚上。用这样的短工,用工方会麻烦一些,在劳动力市场上招一个全职的服务员就能搞定的工作,找大学生短工可能就需要两三个人共同完成,所在以前人工很好找的时候,经营者是不愿意用大学生的。但是现在情形不同了,麻烦总比没有人干要好。

  据了解,除了“大学生短工”外,一些中小型餐饮企业为了维持运转也会适当地雇用一些计时工,每天工作三小时,工资每小时10元左右。虽然这样的用工比全职工要贵一些,但是可以省去包吃住的费用,又能在“饭口”最需要人手的时候给予必要的补充,也被很多用工企业看好。

  市场规律发展趋势 廉价劳力不再廉价

  “服务员、体力工人、生产工人这些简单劳动者的短缺与薪金直逼‘白领’标准的现状,体现的正是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人力资源市场专业人士分析。据分析,尽管目前简单劳动者缺口很大,但是需求单位还都勉强维持,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也就是生产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时候了。

  “比如说生产药品的企业需要的包装工,食品企业需要的填料工,他们从事的都是简单重复的劳动,现在这样的生产工人都很‘紧俏’,企业招工存在很大的难度。真到了实在找不到人的时候,生产企业要维持生产就必须一次投入大笔资金上马自动化设备,那样的话就会节约出一大批劳动力。”

  据了解,服务行业将会一直是人力市场上的“老大难”,因为服务业就是人对人的服务,不可能像生产企业那样用更新设备来替代人工。随着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替代下来的劳动力会有一部分自动补充到服务行业,以维持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但是也不会根本解决服务行业的用工压力。

  用人机构提高薪金和福利待遇自然成为缓解矛盾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