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2010年,鹤岗是忙碌的:城市管理活动月全面开展,项目建设成批次开工,成功举办国际界江旅游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项目大规模建设,一件件大事实事扎实推进。而贯穿其中的是鹤岗市委、市政府从未动摇的信念——心系民生,发展之本。
鹤岗市在全省率先由政府建立了六个特殊困难群体专项救助资金;先于全国、全省开展廉租房建设;职工取暖补贴由“暗补”变“明补”;率先完成企业职工“并轨”工作;率先把全部教师纳入阳光工资范畴;财政供养人员热费补贴率先达到全省最高水平;全部按时足额兑现了国家、省出台的所有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实现了不拖不欠……
“如果不是及时得到政府‘十大基金’的帮助,我们一家5口现在还得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趴趴房儿里生活。”说起政府对自家的帮助,家住兴安区的申艳芳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的儿子因车祸变成植物人,为了治病,几乎卖光了全部的家当。正是有了政府特困户住房补贴专项资金,申艳芳一家搬进了两屋一厨的新居。
“我们在入户走访时了解申艳芳家的情况后,及时把她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并帮她申报了政府‘十大基金’中的特困户住房补贴。当时每月补贴80元,今年每月涨到了120元。”兴安区第一社区主任王丽艳说:“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为群众服务的底气更足了。”
据鹤岗市住房保障局房屋保障办公室主任周志刚介绍,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设立了特困户住房补贴基金,与国家和省住房廉租房补贴配套使用。2009年进一步扩大了保障对象,由原来的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受益家庭累计超过3.8万户次。
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鹤岗市委、市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努力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积极探索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改革,让百姓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发展惠民、执政惠民”已经从一句口号嬗变为鹤岗市各级党委、政府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一项项具体的工作:
——增收惠民。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免收有关税费,6年累计为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9亿元,发放灵活就业补贴1.4亿元,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等方式鼓励全民创业;四次大幅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使低保标准超过省平均水平,城乡低保均实现应保尽保;完成了228户企业职工“并轨”工作,发放经济补偿金2.5亿元;将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改制企业退休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筹资2.04亿元在全省率先解决了3.3万名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的历史工资拖欠问题。
——医疗惠民。建设完善了惠民医院、传染病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将改制企业的离退休职工、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率先自费将集体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建立大病救助机制,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参合率达101.3%;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面达85%。
——城建惠民。累计投资20多亿元,新建、整修、扩建了45条城市主次干道、400余条街巷道路和120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了10个电网改造项目,对区域电网进行改造;建成了供热三期工程,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改造城区供水管网,新增供水用户4500户;改造新建了五指山、麓林山等7个城市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环保惠民。投资4300万元,对城区13条河道进行治理;投资5500万元,完成了水源地治理工程;投资3亿多元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安居惠民。在每年开竣工50万平方米住宅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的沉陷区治理二期工程,安置居民1.59万户;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17.4万元,竣工住宅面积76万平方米,安置居民8000户;实施林区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泥草房改造等安居工程;通过建设、购买廉租房,发放租房补贴,解决了8900多户特困户的住房问题;职工取暖补贴由“暗补”变“明补”,推进低保取暖救助,累计发放低保户供热补贴1.35亿元;加大了“弃管楼”供热治理力度,对200栋陈旧楼房供热设施进行了改造,并全部纳入集中供热系统,全市集中供热能力达到1300万平方米。
民生重千钧,惠民贵在行。“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更好更多更大更快地造福全市人民,是我们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全部目标、唯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强化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政治理念和工作理念,坚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人民受益和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为人民尽责。”谈及民生发展,鹤岗市委书记朱清文这样说。
市长张雨浦认为,“建设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唯有加快发展,迅速壮大政府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和改善民生,这也是我们这届班子、这支队伍乃至这一代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鹤岗市推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大拆迁”、“效能革命”、“限时服务制”、“顺向立标逆向倒推”、“行政问责”……这一切无不强烈透露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信号:确保民生持续得到全面改善,不但要“坚”,而且要“快”——17天一次完成麓林山1240亩绿化任务;14天,全市总动员,开展垃圾清运会战,全面实现城区大街小巷无冰无雪无垃圾,并全天候保洁;城市“八路两广场”集中开工,年内全部交付使用;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整个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充满生机活力。
一件件民生之事,考验攻坚克难之决心;一个个民生工程,书写迎难而上之情怀。从2005年至今,鹤岗市连续6年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完成了300余件事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直接惠民利民的大事实事,民生普惠范围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