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人大代表庄严:培养“落地人才” 扛起服务地方发展大旗
2011-01-23 21:04:4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曹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省人大代表、绥化学院院长庄严在审议会场。东北网记者曹曦摄

  东北网1月23日讯(记者 曹曦)学有所成,成有所用,用有所值。“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要向着‘落地人才’这一目标努力,留得下、用得上、能安心、肯扎根的高素质人才是我省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当务之急。”省人大代表、绥化学院院长庄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一项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显示:一个区域里的“落地”大学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该地区GDP增长0.79%。庄严代表说,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促进全省城乡均衡发展,有针对性地按需培养更多服务各市地和县乡基层的“本省落地大学生”,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地处哈尔滨之外的高等院校在地缘、人才、实践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结合各市县、乡镇特色,不断延伸、扩展直接服务地方发展的触角,输出智力,扛起服务地方发展的大旗。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绥化学院结合地方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食品工程、物流管理等18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应时、应运而生,突出寒地黑土研究特色,在海伦剪纸、绥棱黑陶、望奎皮影戏等非遗保护研究和区域旅游文化研究等领域与周边县展开共建合作,构建了“理论+实践+技能”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努力与付出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十一五”期间学生就业率达到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庄严代表很是欣慰地举出一组数字: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绥化学院毕业生中“落地”服务县域经济的达50%,而在哈尔滨的一所省属重点大学毕业生服务县域经济的不足10%。绥化学院等“哈外高校”毕业生本省就业率达85%左右,而在哈省属重点大学最高才60%。

  黑龙江是资源大省,十三个地市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在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同时,也要提倡校县合作、校乡共建,围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及新农村建设等不同领域与地方开展长期深入合作,输出智力,为地方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高校化解债务,省属本科院校债务化解40%以上’,一系列加大投入的指标全部量化,不再‘盖盖儿摇’,听起来令人振奋。”庄严代表最后建议说,要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哈外高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各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全省高校均衡发展,培养更多的“落地人才”、“乡土人才”,加快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