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11日,生活报刊发了《春节庙会快回来》一文,文中民俗专家透露,哈尔滨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前也有春节庙会,此言引起了市民的广泛热议。市民纷纷表示,现在春节的年味很淡,只剩下喝酒吃饭、打麻将。相反,北京、沈阳等城市的庙会却让当地居民春节7天过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因此,市民建议哈市政府部门恢复春节庙会,让冰城的春节再次热闹起来。
热议:哈市办庙会应由政府部门牵头
今年春节期间,本报记者杨国华参加了南京夫子庙庙会,回来后她在生活知道网上发布了庙会现场热闹喜庆的照片,吸引了不少网友跟帖。当时,网友“人间四月天”跟帖说:“好浓的民族味道,咱们这里要是也有就好了。”11日,这名网友又给本报打来电话,强烈建议哈市本地的春节庙会尽快组织起来。同时,很多市民都致电本报表达“希望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恢复春节庙会”的急切心情。
“原来咱们哈尔滨也有过春节庙会啊,以前真不知道,这太好了。”今天一大早,市民孙先生兴奋地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通过新闻报道,他对北京等地的春节庙会并不陌生,“那场面很喜庆,既符合春节气氛,又有民俗文化的魅力,咱们哈尔滨也应该恢复这个传统。”
回顾:老道外庙会舞龙耍狮热闹7天
“哈市庙会最早出现在清朝末期,以现在的道外区靖宇街原同记商场到靖宇十九道街为中心,也叫老道外庙会。”对哈市民俗很有研究的学者李长海介绍说,原来道外区有很多庙,如现在长春街的观音庙、太古十四道街的城隍庙等,老道外庙会就是以依托这些庙举办的。
当时的庙会进入腊月就开始筹备,小年时亮相彩排,正月初一正式开始,一直热闹到初七。“庙会通常是耍狮子的先出场,跟在后面的是舞龙、敲大鼓、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李长海说,这些都是“主流节目”,另外还有耍皮影戏、看西洋景、吹糖人、捏泥人、卖艺说唱……为了让庙会更精彩,当时同记商场还扎了一条8.8米长的龙,正月初一早上给龙点睛,一年点一次。
李长海感慨地说,当时哈市及周边县的参观群众数以万计,哈市居民几乎全家出动。“有骑驴来的,有赶马车来的,有推独轮车来的,场面非常壮观。”
展望:哈市举办庙会4个场所最适合
对于哈市恢复春节庙会,市民的热情很高,不过部分市民也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老道外原有的庙基本已经灭迹,如果没有庙,承办庙会是否会名不正言不顺?
“哈市承办庙会有庙可以依托,其中有4个最适合。” 李长海对于哈市春节庙会的举办地点也颇有研究,首先是市民熟知的极乐寺;其次是道台府中的衙神庙(以前官员上任时必须祭拜衙神像);还有位于道外区太平北三道街20号的长青寺(建于1902年),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刹;最后是道外二十道街已经灭迹的龙王庙,虽然灭迹,但完全可以利用原址。所以说,哈市承办庙会很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