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房价高涨 “80后”不再“安居乐业”而选择租房
2011-02-13 08:52:4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薛明 赵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3日讯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一个蜗牛的家……”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风雨飘摇,拥有一个家对于打拼在这个城市的人而言,无疑是恒久不变的梦想。但有时候,这仅仅停留在梦想的层次而已。调查显示,“80后”占据哈尔滨租房市场半壁江山,他们“不想做‘房奴’,不低的月供不仅让自己失去了平日该有的娱乐,更是成了为还房款拼命工作的工作机器。”他们从观念上将买房与成家分离开来,为自己减压,让自己乐活。

  “租房”更有别样幸福

  今年28岁的费先生已结婚两年多,目前仍住在一套两室一厅的出租房内。谈起租房结婚,费先生坦言当初更多的是出于无奈。费先生是外地人,2005年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作,与女朋友两人平均月总收入近3000元。2008年他们打算结婚时,两个人的存款加起来还不到两万元。小费给记者算了笔账,当时自己的存款加上双方父母资助的钱大约有10万元,如果买新房的话,除了房贷首付款,两人还要支付结婚以及装修房子的费用,而且按照10年期贷款利率计算,每月一两千元的还款额,也让他们难以承受。算来算去,两人最终选择了租房结婚。小费说,现在房租平均每月1000元,生活压力并不大,两个人过得很愉快。

  记者走访哈尔滨市一些房屋中介时了解到,目前在哈尔滨市选择“租房结婚”的人群中,外地打工者和就业不久的毕业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据某大型房产市场部经理张女士介绍,2010年结婚租房的人数比去年大约上涨了15%左右。从选择租房结婚客户的年龄结构来看,主要以“80后”为主。对于租房结婚的原因,许多已经租房结婚的人和打算租房结婚的人都表示,与其花光积蓄付个首期,然后再让自己和父母背上10年20年的沉重债务,还不如租房结婚,省下一大笔钱用于改善生活。

  对于租房结婚现象,一位从事个人信贷工作的银行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哈尔滨市二环内房产均价为6000元左右,购买一套使用面积32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大概需要30万元。按照首套住房基准利率下调30%计算,首付要交6万元,贷30年需月还款1167.77元,30年本息共计42万元,还不算装修和家具的价钱。而要租一套相同价钱的房子,每套住房按照平均价格800元/月计算,30年的房租约为28万元。而租房不必一次性投入太多钱,可以将闲钱作为投资或是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对于不具备买房条件的年轻家庭而言,可以把租房当成一个过渡期,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再购买属于自己的房产。

  不做“房奴”选择乐活

  记者采访了一些“80后”的“租房族”,他们大多数都认为,买房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的事,买房与他们是无关的。“我更在乎的是生活得是否快乐,而并非是买下一间房子”,“房奴这个词太可怕,我不想成为任何一种奴”,“如今生活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了,我并不认为房子可以给我增加多少安全感,甚至有时它也会成为一种累赘”……这些都成为“80后”不急于买房的原因。

  “每天守着一套房子当‘房奴’,生活起来有什么意思。”刚毕业的小李对买房表现出了漠不关心的态度。此外,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是一走入社会就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甚至频繁更换,收入并不高。即使有剩余的钱,他们都更乐于花钱去改善生活,存钱去买房还不如拿去旅行。在他们眼里,生活远远比房子重要。


 

  在IT行业工作的罗先生认为:“房价高涨,干嘛要给自己下个套呢?我朋友前年买的房子,现在卖掉,一套房子至少能赚20万元。要是我现在买,根本不划算。如果拿20万元去租房,即便一年的房租2万元,都够我住上10年的。”因此他认为,租房还可以减轻生活压力,有钱不如做别的,绝对不做“房奴”。

  相关专家指出,在调查过的12个城市167个楼盘显示,购房资金成本与租金比率均有所上升,房价涨幅依然大于租金增幅。因此,“买房不如租房”,成为了租房族的宣言。

  “租赁”成为一种常态

  租房永远不会成为“房奴”,租房一族可以自豪地说:“房子是为我服务的,我绝对不会成为房子的奴隶。”

  事实上,一些买了房子的“80后”对自己的买房行为多少有些后悔。小庄说,买房后我背负起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拿到工资后还完贷款就剩不下几个钱了,吃饭要算计,买东西要算计,到月底更难过,稍有算计不到就成了“月光族”。以前还可以向父母伸手,但现在父母拿钱付了首付,怎么也不好意思再“啃老”了。其实现在想想,之前和同事一起租房的日子其实也很幸福,没什么压力,周末还可以一起出去逛街吃饭,生活得挺轻松。

  社会学专家说,买房是改善居住条件的一种途径,租房也同样是一种途径。当租赁成为一种常态,生活就不会因为租房而变得不幸福。调查显示,我国的住房自有率高居世界首位,城镇家庭为80%,农村为100%。即便在发达国家,居民平均住房自有率也仅为50%左右,美国为65.5%,瑞士为42%,英国为46%。在欧美、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数青年人刚参加工作基本都不去购买产权房,流行的住房时尚是先租房后买房的“梯度住房消费”模式。这也是市场经济社会中最被提倡的住房消费观念。

  专家认为,对于三类人来说租房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选择买房的毕业生当中,父母提供购房首付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尽管对于创业初期的购房者来说,为了提高居住品质,以父母提供首付的形式买房未尝不可。但是一般来说,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月收入约在3000元左右,扣除生活费,一般每月手头可以掌控的资金约1500元。就目前哈尔滨租金价格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租房、尤其是合租比较划算。如果把父母养老的钱一下子花在买房上,无论从道义还是从风险角度来说都存在一些问题。

  ——工作流动性较大人群。

  近年来,由于工作流动性的加大,换工作、跳槽已成为年轻人的家常便饭,在工作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时候买房,一旦工作调动,出现单位与住所距离较远的情况,则会由此产生一笔不菲的交通成本支出。理财专家表示,这类人群最好租一套房子或与人合租房子。因为没有带不走的固定资产,来去自由,可以一心发展自己的事业。

  ——收入不稳定的人。

  众所周知,2004年底至今,贷款利率已出现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5年以上由6.12%调整为6.39%;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利率再次上调,贷款人的经济负担增加,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而工作稳定性差的人,如果不结合实际考虑经济条件,一味盲目贷款买房,不仅会出现难以还贷的情况,还有可能因无法还贷而出现房产被银行没收的情况。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