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9日讯 (李同亮 訾立民 记者孙晓锐 ) 2月18日,边城东宁风和日丽,气候怡人。位于该县城东兴路上千余米的科技大集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该县各乡镇的2万余名农民将大集近150个展台围的水泄不通。
不到7点钟,大集现场就有农民陆续从乡镇赶来。63岁的张大爷是三岔口人,他说,往年的科技大集他都参加,今年主要是想替在俄罗斯种菜的儿子看看喷洒农药的机械设备。上午9点钟,科技大集正式拉开帷幕,农资产品展览区、技术服务咨询区等5个功能区的25个展台前全部围满了参观咨询的农民。
来自该县老黑山镇的孟庆德围着一台拖拉机看个不停,在向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后,他打算到销售店里开一台拖拉机回家。他告诉记者,家里已经有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这几年庄稼收成好,政策好,经济宽裕了,便想再买一台新型的开回家。
刘庆华是一位58岁的老大妈,在果蔬总站展台前拿到了一本蔬菜种植的书后如获至宝,脸上顿时绽开灿烂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多年,平时就爱种个菜、养个花什么的,现在有了专业的书籍作指导,相信会把菜种得更好。
在大集现场,每个农民的怀里都报着厚厚的宣传资料,有的甚至专门拿着背包来装自己需要的农业科技资料。特别是劳动力转移展台前,2万余份宣传单不到一小时就被农民“抢”空。
此外,本届科技大集展台推出了许多新上市的科技产品。烟雾机就是在科技大集上首次亮相的产品。该产品取代了老式喷洒农药的喷壶器,还可以杀虫灭菌和叶面施肥,受到了农民们的青睐。
据悉,东宁县科技大集已举办16次,本次大集是人数最多的一次,仅仅一上午约有2万余人相继前来赶集。同时,规模也较往年有所提高,共有25个单位和100余家企业个体参展。东宁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科技大集最大的亮点就是农民不再把大集单单当成赶集,而是真正以大集来获取所需信息,例如法律咨询、劳动保障等展台已真正成为农民学习了解法律知识的平台。就本届科技大集,前来赶集的农民朋友们说,这边在寻找着想要的致富信息,那边还可以观看精彩文艺节目,对咱农民来说真比过年还高兴。
近些年来,东宁县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发展,被评为全国科技示范县,依靠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在黑木耳种植方面,研发了秋耳、越冬耳、元宝耳等20多项技术,成为全国黑木耳栽培技术创新的领头羊。2010年发展总量8.8亿袋,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交易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仅黑木耳一项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成为“全国黑木耳第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