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哈尔滨市“中兴”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备受全市市民和社会各界瞩目。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克服了经验不足、人才短缺、工期紧迫、拆迁规模大等诸多困难,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抢前抓早,科学筹划,有效管理,组织了规划、设计、咨询、勘探、施工、监理、设备等30多个参建单位、近万名建设者鏖战在如火如荼的17.47公里的地铁施工一线上。他们不辱使命,攻坚克难,努力打造着安全地铁、科学地铁、人文地铁,为早日让哈尔滨父老乡亲乘上“开往城市春天的地铁”,燃情着市委、市政府引擎的“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的新实践。他们不能像常人那样在老人床前尽孝,也不能像常人那样呵护柔弱的妻小,更不能像常人那样医治身上的重病疾患......,这些“硬汉”中有的拔掉了针头赶赴暴雨中的施工现场,有的被亲人溘然离去的痛撕裂了心,有的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工地上......,但是他们担起了执政为民的重大责任,升华了挑战自我的精神动力,迸发了谋事发展的高涨激情,创造着地铁建设奇迹与速度!他们扛着圣神使命和巨大的超负荷压力,把“心家”安在了“中兴”大业。他们倾情奉献着地铁建设实践抒写钢铁儿郎对党的赤胆忠诚;组织鸣奏着地铁工程统筹推进“顾大局、识大体”超越自我的大协作凯歌;掀起涌动着“中兴”精神升华的新一轮“爱我家乡”滚滚民生热潮。
东北网2月22日讯 题:高扬民生旗帜建地铁——来自哈市地铁工程建设的一线报道
众所周之,哈尔滨地铁线不仅构筑着开启城市新生活的交通线,提升着中心城区辐射繁荣线,也耀现着魅力老城靓丽景观线,更打造着大都市未来发展线。伴随着正在奋起“中兴”强劲的战斗号角,地铁工程又继续着拉开新一轮如火如荼的鏖战。
地铁进度很给力
——当历史的镜头定格于公元2008年9月29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统筹规划、统筹开发、统筹建设”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地铁工程建设巨轮终于正式起锚了。
作为哈尔滨市“中兴”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备受全市市民和社会各界瞩目。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抢前抓早,科学筹划,有效管理,组织了规划、设计、咨询、勘探、施工、监理、设备等30多个参建单位、近万名建设者鏖战在火热的17.47公里的地铁施工一线上。地铁工程作为哈市第一个大型地下工程建设,相关设计和施工都严重经验缺乏,需要缜密的施工组织和认真的摸索经验,并不断调整施工工法和管理模式,去年地铁工程10座车站和15个隧道区间同步施工,大多在地下作业,深基坑施工较多,施工工法多样,加之全线工程穿越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线路多沿城市繁华区布置,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风险源众多,可以说是对地铁项目的组织者和建设者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是他们以执政为民的情怀、创新超越的思维、坚韧不拔的意志、拼搏务实的干劲,不辱使命,超越自我,攻坚克难,精心周密排兵布阵,“关死后门”,发扬勇挑重担,只争朝夕、大干奋进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着安全地铁、科学地铁、人文地铁,为早日让哈尔滨父老乡亲乘上“开往城市春天的地铁”,燃情着市委、市政府引擎的“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的新实践。
我市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共有18座车站,17座车站均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哈南站、农科院、医大二院、黑大、理工大学、电表厂、清滨公园、西大桥、铁路局、龙江街、烟厂、工程大学、太平桥、南直路、哈东站等15座车站的主体施工,提前恢复了学府路、东西大直街等道路交通,极大缓解了我市主要干道的交通压力。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形势喜人,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完成7.2公里,附属结构工程、车辆基地工程、部分车站装修、设备安装准备及运营筹备正紧锣密鼓推进。
地铁建设大提速
——2012年12月底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全线竣工通车。这是市委、市政府下的军令状,也是地铁建设者与速度、效率的赛跑与冲刺,更是压缩不能再压缩的心系百姓的时间表。确切地说,这条地铁承载着哈尔滨几代人上下求索和苦苦期盼的地铁线,不仅是关乎百姓疾苦和切身利益的贴心的民生线,更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的民生线......
一般来说,作为首次建设地铁的城市,完成一条20公里左右长的地铁线路,一般从开工到载客运营建设周期为5年左右,矿山法暗挖区间施工、“7381”洞体改造、松花江漫滩区的深基坑作业和盾构工法施工等工法的实施,在哈尔滨城市建设史上也是第一次。整个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风险性强、作业面多、施工难度大。
哈尔滨地铁地铁主要特点是工程规模大且在地下作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大。车站作业在地面下16至27米不等,绝对挖深的南岗高点为基准可达50米,且在最高20米的水压下进行需克服水头压力,深基坑风险,在工法上是先做围护结构,再做主体结构,相当两次作业,在隧道作业中每次进尺为0.5至1.5米,一个掌子面作业速度比地面施工要慢很多,一般土建工期为两年半。
众所周知,地铁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到调试、运营,是一个庞大、复杂、多专业、多门类的复杂系统工程。特别是地铁工程前期动拆迁和交通组织、管线搬迁等工作,既复杂又耗时。土建工程完成后陆续进行的铺轨和机电、通讯、信号等设备安装及车站装修等也需要1年多,而地铁设备主要包括车辆(含牵引系统)、信号、通信、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售检票、供电(含电力监控、动力照明)、环控、安全门、电扶梯、给排水与消防(含气体灭火系统)、轨道、车辆基地和停车场共十三个系统几十个专业。列车运营调试,包括全线贯通限界检查、车辆调试、信号调试及其附属设备调试等,也至少需要10个月。特别要说的是,地铁列车是定制的非标准化产品,造价昂贵,技术含量高,购置前需经国家有关部委批准,然后进入招标、技术和商务谈判、设计制造、运输、调试、验收等程序,一般需要三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其中,任何一环脱节,就会影响列车的采购。因此,建成一条20公里左右长的地铁线路通常需要5年时间左右。
便民利民建地铁
地铁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其显著特点就是公益性强。由于地铁工程规模大,战线长,而且多数施工现场都处于商家云集、群众聚集的城市繁华中心区,工程建设必然会给周边企事业单位、商家店铺和市民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此,地铁集团公司从工程组织建设之初,就要求所有参建单位把落实文明施工、兴企利民理念和有效措施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积极争取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良好评价。
任何一个城市的地铁施工,特别是一个城市的首条地铁线路确定,都会选择在人员密度大、商业繁华的路段,施工和现有交通的矛盾难以避免。地铁车站施工中,除了站台施工需要的场地外,还需要辅助工程施工的“作业面”,如钢筋加工区、木料加工区、材料安置区,混凝土行车通道等,因为有充足的“作业面”才能保证工程进度如期进行。在龙江街站和烟厂站,如果保证了这些“作业面”,市民和附近商家连人行过道都不能保留。为保证附近市民出行,两个站台施工的钢筋加工区,都在工地外寻找厂房,钢筋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虽然增加了施工成本,却为附近居民保留了通行道路。在其它占用城市道路的车站,想方设法留出居民倾倒垃圾和垃圾清运、作业车辆等通道,还调整了工序工法,进行交叉作业组织施工。
事关百姓总关情。去年冬季来临之前,地铁集团公司打响了地铁工程收缩施工围档惠民战。他们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宁可施工场地小一点,作业面窄一点,施工难度大一点,也要最大限度方便地铁施工区域周边百姓出行和商家经营。为保证附近市民出行,地铁公司本着施工围挡能拆就拆、能缩就缩的原则,对全线各车站、区间施工现场围挡情况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尽最大努力压缩现有的施工围挡范围,并将现有围档油饰一新。有些地铁车站缩小了工程围挡,使得施工的钢筋加工区,都在工地外寻找厂房,钢筋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虽然增加了施工成本,却为附近居民保方便着想留了通行道路。11家施工单位顾大局、识大体,倾力为冰城百姓做贡献,共对10座车站、4个区间的22处施工围挡进行压缩和调整,共计让出场地近5万平方米。
便民利民建地铁。我市地铁工程部分车站舍弃了明挖法这种最简单的工法,而选择了投资较高、安全风险控制难度高、施工速度慢的盖挖法和暗挖法。在地铁规划设计时,以教化站现有的地质条件,完全适用明挖法。但是如果选择明挖法,教化广场周边的交通都将受到影响,西大直街将在此处全部封闭。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百姓出行的影响,教化站采用了暗挖法,虽然增加了成本和施工难度,但确保了不影响教化桥的使用。为了不影响附近的交通车辆的通行,太平桥站和哈南站站都部分采用了盖挖工法施工。
细节之处显真情。我市地铁车站施工每个站台平均产生8万立方米左右的残土,如果这些残土不能及时运输,必将对城市原本拥挤的交通产生影响。为确保残土运输不扰民,减少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有残土车均要在晚间22点后才开始作业,确保不与市民“抢路”。同时,地铁集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围挡设立、残土拉运、道路开挖、材料摆放、交通分流等都有详细规定。例如土石方运输车必须设置密闭式加盖装置,出施工现场车辆清洗干净才能上路,确保残土不落地。
九万里风鹏正举,志存高远再振翼。为实现省、市政府确定的2012年年底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通车的总体目标,今年地铁集团公司将组织开展保进度、保安全、保质量、保环境和全线洞通、车站口通的“四保两通”达标竞赛活动,基本完成剩余车站、区间隧道以及车辆段、控制中心的土建施工,启动实施车辆段和电表厂两座主变电所、哈南停车场工程,确保实现土建工程的目标,为全面启动铺轨、设备安装、车站装修等工程创造条件。为筹备地铁建设人才,他们将继续抓好运营筹备,重点做好人才招聘工作,保证2011年年内运营组织的骨干人员基本到位到岗,进一步提高运营组织能力。同时,他们将加快完成我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报批和启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哈西联络线建设及地铁2号线工程筹建步伐,积极为我市交通新体系提供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