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市收费餐具走到十字路口
2011-03-01 16:03:32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刘诚撰 谷淑敏 吕谨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日讯 4年前,消毒餐具以其方便、卫生的特点,广受餐饮业欢迎,但因其违反《消法》、有强制消费之嫌以及各种原因带来的卫生问题,推广以来一直饱受诟病。 3月1日,哈尔滨市禁止饭店消毒餐具收费新规正式实施,这一话题再度引起热议。

  新闻背景

  今日,省城哈尔滨的一项新规格外引人注目,从3月1日起,哈尔滨市禁止饭店消毒餐具收费新规正式实施。

  禁令一出,各界反应强烈,已经收了4年、也争议了4年的消毒餐具,此番果真能够在哈市“寿终正寝”吗?

  作为哈市的近邻,近年来,我市在消毒餐具的使用上,一直让消费者有自由选择权,即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饭店提供的1元消毒餐具,饭店不得强制消费者使用。然而,面对不用1元餐具就无餐具可用以及消毒餐具实不消毒的状况,不少消费者也是有苦难言。

  而今,魔咒终于解除,我市能否受到这一“禁令”的影响,消毒餐具在大庆究竟还能走多远?

  不管就餐者同不同意,想吃饭,就得花1元钱买套盘子碗。尽管全国各地消费者指责不断,尽管从2007年开始,中消协就明确反对餐具收费,餐具收费依然在各地盛行开来,如今4年之后,哈尔滨市一纸“禁令”,终于让餐具收费亮起了红灯。

  那么,作为近邻,我市禁与不禁?其利、弊何在?

  消毒餐具已收费4年

  4年前,收费餐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大庆悄然兴起,想用碗筷,就得使用所谓的消毒餐具,要交1元钱的餐具费。

  “消毒餐具不同于一般餐具,是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用品,我们要另外付出成本,所以,收取一定费用是应该的。”对于消费者的质疑,很多餐饮业主通常会作出这样的解释。

  同时,一部分就餐者因碍于面子,买单时不好意思计较金额较小的不合理收费。于是,1元钱的收费餐具在餐饮业开始扎根。

  我市早就明令禁止强制收费

  到饭店吃饭,难道碗筷还要另外付钱?当消毒餐具收费开始在各饭店出现,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反感。

  其实,对收费消毒餐具的“禁令”,我市早已有之。

  面对市民不断的质疑声,2007年10月11日至12月31日,我市工商行政部门表明了态度:以各种借口强制消费者使用收费餐具或不明确告知,消费者有权选择不使用;在消费者拒绝使用其提供的收费消毒餐具后,不得为消费者提供不符合卫生要求或质量相对低劣的餐具。对违规的餐饮企业,轻者责令其整改,不整改的,将视情节给予1000元或5000元不等的罚款,对态度蛮横、拒不整改的餐饮企业,工商部门将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整治中,一家饭店被责令停业,另一家饭店被罚款1000元。

  消毒企业:如若禁止恐难生存

  餐具另行收费在哈尔滨将成为历史,那么,我市会不会有所动作?

  2月28日,记者采访了大庆市工商局消保科的王科长。

  王科长说,哈尔滨的做法他们也了解到了,至于我市对收费餐具有何动作,还需看上级领导的决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庆共有餐具消毒企业与个体业户28家。

  听说哈尔滨市的收费餐具已经被叫停,很多大庆餐具消毒企业开始担心起来:“哈尔滨离大庆这么近,大庆也会马上执行吧?不让收费了,餐馆还能用我们的消毒餐具吗?这不等于将我们餐具消毒企业一棒子打死了?”

  工商部门相关人士对此表示,其实,一个餐饮企业,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餐具是必须的,无论是餐饮企业自己消毒,还是委托消毒公司消毒,消费者都不应该另外买单。

  因为,本来是餐饮企业该做的事,他没做,找别人代做了,那餐饮企业就得掏钱,怎么能强加给消费者?所以,不让餐馆收消费者的钱,不代表不让餐馆继续使用这种餐具,这笔钱就该餐馆来掏,餐具消费企业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或者,餐馆可以提供两种餐具,一种是另行付费的,一种是不用付费的。如果有消费者指明要使用收费餐具,餐馆就不算强制消费者使用。

  就算就餐者有了选择权,但付多少费用合理,还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1元钱,属于市场放开状态下的收费,不属物价局的监管范围。

  市政协委员:鼓励使用,但不应收费

  “我觉得,一次性消毒餐具,可以使用,但是不应该收费。”市政协委员、我市知名律师杜世平说,因为,餐具属于餐饮企业必须提供的,你不能把你的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一次性消毒餐具这种集中消毒的形式是很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不该收费,另一个就是它的卫生质量监督不到位。

  从大庆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来看,大庆消费者并不在乎这一两块钱,他们更在乎的是餐具的卫生状况,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2008年左右,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向两会提过一个提案,主要是针对不允许收费的,不过后来,好像是饭店协会或什么部门建议的,最后还是允许收费了。”杜世平说。

  如果不禁,消毒企业保证规模才行

  对于哈市禁止收费餐具使用一事,某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也是刚刚了解到相关情况,不过,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次性消毒的餐具存在具有其合理性,因为,有需求,才有生产。

  餐饮企业可以严格按照规定设置餐具清洗消毒操作间,但很多中小餐饮企业不具备这个能力。

  一个餐具清洗操作间,大概需要四道工序,一冲、二洗、三消,四烘干。一个工序就算占地一平米,这一个餐具清洗操作间也得4平米吧,那些小饭店一个灶房操作间也就五六平米,如何安排得下?

  从这一点上来说,餐饮企业餐具集中交由专业的消毒企业来进行,算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只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生产,餐具也是可以让人放心使用的。

  餐具收费:强制消费违反《消法》

  东北石油大学讲师唐晓英认为,餐具收费不应该。

  近年来,强制收取餐具消毒费等行为成为餐饮行业内的“潜规则”。

  消费者到酒店、餐馆用餐,酒店、餐馆本来就应该免费提供卫生、干净的餐具。即便餐馆事先已向消费者明示,消毒餐具要收费,也应被认定为无效告示。

  因为,此告示单方面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如果餐馆想要收消毒餐具费,就应该同时提供不收费的餐具,供消费者选择。

  实际上餐馆很少这样做,餐桌上都只放着收费餐具,让消费者别无选择,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明确指出:“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餐具是用餐过程中的配套服务项目,是用餐过程中的必备用品,消费者就餐时,为消费者提供包括经消毒达到卫生标准的餐具、餐巾等配套服务,是经营者的义务,也是消费者接受就餐服务的前提。

  将消毒餐具改为收费服务,实际上是变相降低与消费者约定的服务标准,违背了餐饮业的诚信原则。由此所产生的费用,是餐饮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

  那么,作为法定义务的承担方,餐饮企业岂能因为餐具密封包装,就将相关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毫无疑问,另行收取餐具费用,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不允许的。

  要知道,顾客在饭店消费,所有的费用都已经包含在餐饮费里面了,因此,饭店再收取额外费用,不仅不合情理,而且明显违法。

  早在2007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已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提出禁止一次性餐具收费。我国首部针对餐饮企业制定的行业规范文件《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也于2007年12月1日起在国内实施。而转眼3年过去了,消费者的权益依然受到侵害。

  因此,消费者就餐时即便使用了收费餐具,也应该拒绝付费,态度鲜明地对行业潜规则说“不”;若店家执意要收,消费者可向消委会投诉。希望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餐饮业也要加强自律。

  延伸阅读:

  来自北京的声音:

  早在2007年,中消协就曾刊发《中消协观点:餐饮业提供配套服务理所当然不应另行收费》一文。文中指出:根据《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餐饮企业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并承担相应的消毒费用。

  北京市消协负责人曾表示,餐馆应提供安全、卫生的就餐餐具,这是餐饮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消毒碗筷费”不应再额外收取。

  北京市消协秘书长张明表示,这种为就餐者提供餐具要收费的行为,实质是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将餐饮企业应当承担的餐具消毒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众多消费者是被迫接受额外收费。

  来自山西的声音

  为了让消费者在一个好的环境下就餐,山西太原于2011年3月1日起,在省城到饭店自带酒水,被收取开瓶费、服务费的消费者,可以拨打12358投诉。3月1日起实施的《太原市价格监督检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会帮消费者维权。

  《办法》中新设的6条条款规定,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的行为,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餐饮等服务企业向消费者价外收取餐具消毒费等费用。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