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今年人事劳动做30件实事 引进1500名高层次人才
2011-03-04 09:44:0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4日讯 今年,哈尔滨市将在促进充分就业、社会保险惠民、人事制度改革、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等方面具体做好六个方面30件实事,如鼓励公务员辞职创业;城镇居民医保补贴提高到200元;引进1500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性专业人才;提高哈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等。这是记者从今日召开的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鼓励公务员辞职创业

  今年,哈市将突破现有用人机制对创业创新的束缚,鼓励公务员辞职创业,在国家规定框架内制定政策规定,吸引公务员辞职退休创业创新;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辞职离岗,创办领办企业,制定相关优惠的配套政策;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纳入无业人员创业就业行列,享受无业人员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立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对在企业退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对领军人才梯队建设支持力度,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梯队给予奖励;研究探索创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养。

  阿城区城镇居民医保纳入市级统筹

  今年,哈市在医疗保险方面寻求更大突破,要将国有、集体困难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以政府补贴为主,个人缴费为辅,解决这部分群体的住院医疗统筹待遇;要增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档次,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35元;要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120元提高到200元。要将城镇居民门诊就医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要提高城镇居民医疗待遇水平,进一步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对于参加居民医保的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在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就医不设起付标准并相应降低个人自付比例。要将阿城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市级统筹,缴费标准、医疗待遇与市区相一致。

  在养老保险方面,哈市今年要继续提高参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将部分统筹外养老金纳入统筹基金发放。在工伤保险方面,将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将关停破产企业的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管理。

  引进1500名高层次和紧缺性专业人才

  据了解,到2010年末,哈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0.22万人,其中党政人才4.82万人,管理人才15.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9.9万人。今年,哈市将采取超常规措施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突出大项目工程建设重点,努力为哈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性专业人才1500名。同时加大本地人才发现和培养开发力度,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统筹培养各类人才。

  在深化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面,哈市今年将加强处科级非领导职数的核定和管理,大力完善和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选拔、竞争上岗、考核奖励、聘用制合同管理等制度,出台事业单位雇员指导意见和临时工管理办法及工资标准。

  提高哈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

  今年,哈市将强力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研究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探索工资增长措施,提高哈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继续做好国企改制并轨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积极参与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认定工作。强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大力推进非国有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力争在2011年实现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50%以上。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

  “十二五”时期,哈市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完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将各县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全部纳入市级统筹。较大幅度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城镇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力争与哈市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努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8万人。在哈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中,重点建设80个领军人才梯队;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0%。农民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基本杜绝建筑企业农民工欠薪问题。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