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春节过后,子女们各自回到自己家并重返工作岗位,老人又开始“空巢”。2月20日,哈尔滨市民王老先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节后的空寂状态,精神一度崩溃,竟爬上窗台欲轻生,幸亏被小保姆及时发现救下。在医院,老人被诊断为中度抑郁。近日,记者从哈市第一专科医院获悉,春节后该院心理科接诊的400余老年患者中,一半以上是难以适应节后子女离家寂寞突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心理问题。其中,31人因症状较重住进医院。
事例:儿孙离去 老人精神崩溃欲轻生
春节前,家住哈市南岗区、71岁的王老先生心情特别好,因为远在加拿大工作的儿子一家四口将回国陪他过年。
王老先生老伴早逝,平时只有保姆照顾饮食起居,加之其性格较内向,不经常和人交流,平时生活得很寂寞。这个春节,他和一年没见的儿子、儿媳和正在上初中的两个孙子买年货、包饺子、唠家常……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是过完正月十五,儿子就回加拿大了,王老先生的心里一下空虚下来,每天都心情沮丧、食欲不振、睡不好觉。2月20日这天下午,老人竟推开自家阳台窗户,步履蹒跚地迈上窗台想跳楼,幸亏被刚巧经过的保姆及时发现救下。王老先生当时泪流满面,口中还一直念叨着儿子的名字。保姆立即给王老先生的儿子打电话。儿子焦急万分,马上叫几个亲戚将王老先生送去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王老先生的身体并无大碍,只是情绪低落,类似精神崩溃。此后,老人又被送到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调查:节后400余老人难耐寂寞患“心病”
“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功能较差,要适应节后空巢势必得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郝凤云表示。据介绍,春节后前来就诊的空巢老人明显增多。该院心理科已接诊老年患者4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难以适应节后子女离去寂寞突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心理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为空巢老人,已有31人因情况严重收治入院。
据统计,这400多位患者中80%年龄段在60岁以上。郝凤云表示,春节期间子女们都回到老人身边团聚,给这部分空巢老人心理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幸福,而春节后子女们有些去外地上班了,有些即使在本地也不住在一起,无法经常陪伴老人,使这部分老人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出现失落感。
“有些老人不会自己调节,就会引发一些严重问题,比如影响睡眠、食欲不振、身体不适,甚至出现焦虑、抑郁、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郝凤云说。
把脉:子女多问候 老人也要学会找乐
记者在该院了解到,这些住院的空巢老人中,子女大概每月或半年才看望老人一次,平时也很少打电话。这些老人中最严重的症状为中重度抑郁,需要大量服用药物。
“对老人而言,儿孙的一句问候关怀,永远是抚慰他们心理的良方。”郝凤云建议,子女应尽可能多回家陪父母,即使工作忙、身居外地,也要争取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与他们聊聊天,既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及身体变化。
“近年来,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越发严重。”郝凤云认为,治疗空巢老人的“心病”,除了子女应经常看望或者问候外,老年人自身也应有所改变。“老年人应该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学会转移注意力,走出孤独、失落的心理阴影。老年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每天即使只按计划做一两件小事,也会使一天的生活变得充实;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上老年大学、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些都是良好的心理支持。”郝凤云说。 “此外,社会也应给老年人更多关爱,比如坐公交车时主动扶老人一把、为老人让座,让老人看病优先挂号等。这些看似小事,但对老人心理却是一种抚慰。”郝凤云建议,社区也应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