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3月7日讯(记者 孙晓锐)“老旧供热管网的改造是黑龙江省的民生问题、稳定问题,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势在必行,不改造将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居民冬季的生产生活。”全国政协委员田在玮建议,国家应加强对黑龙江省城镇供热管网改造支持力度,改善黑龙江冬季供暖条件。
黑龙江省冬季平均气温-15℃至-20℃,最寒冷时期达-40℃,每年供热期长达6至7个月,是全国15个北方采暖地区中最寒冷的省份。采暖供热是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安全越冬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
“目前,黑龙江省城镇供热面积为7.5亿平方米,城镇集中供热面积为4.2亿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仅为56%。”田在玮委员坦陈目前黑龙江省城镇供热条件相对滞后。
“我省大部分地级市的供热管网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设计期限为20年,已严重老化破损,管网漏失率高达10%以上,冬季运行中不仅浪费大量能源,而且管网爆裂现象时常发生,多次造成大面积停热,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县(市)的城镇供热管网问题更加严重,有的城镇没有建供热管网,严重威胁供热安全和供热质量。”在田在玮委员看来,对黑龙江省城镇供热网管进行改造业已迫在眉睫。
田在玮委员介绍说,近些年我省加快了热源和管网建设,把热网改造列入我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加大了投资和建设力度,取得了一些进展,新建及改造了部分城镇供热管网。按照规划,我省将对城镇供热热源建设项目投资200亿元,对运行20年以上的5772公里严重破损老化供热管网改造项目投资112亿元。
“上述热源新建工程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组织建设;城市供热老化管网改造工程,仅靠我省自身能力很难完成。”田在玮委员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给予重点扶持,按照工程总投资60%的比例给予补助,以期达到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