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发布2010年消费者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2011-03-14 08:51:2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13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0年度我省消费者投诉十大典型案例。在我省各级消费者协会的努力之下,许多案件得到了有效解决,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案例一:浴屏炸碎伤者获赔万元

  2010年1月,哈尔滨市消费者迟先生在红旗家具城购买的由广州某厂家生产的浴屏,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炸屏,其玻璃碎片将女儿划伤。经省消协调解,经营者退还消费者购买浴屏货款1500元,支付医疗费、精神赔偿款等,共计10000元。

  案例二:交货延迟商家付违约金

  2009年12月,哈尔滨市消费者王先生在道外区一家门业经销部订购了4套实木门和一组酒柜,但经营者延期交付使用达25天,造成王先生的家装工程被迫停工。

  经省消协调解,经营者向消费者支付违约金5224元,并赔偿消费者误工费、交通费等,合计赔偿10000元。

  案例三:水箱漏水问题轿车被退货

  2010年1月5日,大庆市萨尔图区消费者王先生在“达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花5.02万元购买了一台乐驰牌1.2排量的家用轿车。2010年5月4日轿车水箱严重漏水,其后在近半年多时间里维修多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王先生向经销商提出退车要求,遭到对方拒绝。

  经该区消协多次调解,商家最终将购车款5.02万元全部退给消费者。

  案例四:化肥烧苗农户获赔超百万

  2010年5月5日,查哈阳农场水稻种植户白春梅、宋桂柱等18人到齐齐哈尔垦区消协投诉,反映他们共花费9000多元在海洋农资连锁店和汇亿农技推广有限公司丰收分公司购买的“固体调酸专家育苗剂”烧死了800亩水稻秧苗。

  经检测,育苗剂中硫含量严重超标,为不合格产品。经调解,商家赔18户水稻种植户6万元和价值95万元的合格化肥。

  案例五:油箱漏油退掉挖掘机

  2010年11月2日,宁安市沙兰镇消费者王先生花4.8万元在“牡丹江市山东杰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购买一台“杰达牌”ZL—18型挖掘机。提货后,王先生给挖掘机加了300元钱柴油。没想到这台挖掘机非常“吃油”,途中又加了两次油才开回家,后检查发现油箱漏油。维修多次仍无法正常使用。王先生要求退车却被拒绝,12月6日投诉到牡丹江市消协。经送检,该挖掘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最终,商家将购车款47500元退给消费者。

  案例六:越治越重患者获精神赔偿

  2009年10月,北安市消费者付女士到市中医院肾内科治疗肾结石。该科室医生承诺,只需花1600元即可完全治愈。但经过半年治疗,付女士的病情不仅没好转,反而加重了,而且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经北安市消协调解,医院返还付女士治疗费1600元,另支付精神损害赔偿款400元。

  案例七:仓库被淹业主获免热费

  2010年1月,桦南县协联报春热力公司在对福庆小区热力管线进行维修时,管线发生爆裂,将该小区陈女士的陶瓷商店地下仓库及其存放的121箱瓷砖浸泡。陈女士投诉到县消协。经调解,热力公司赔偿陈女士损失1.1万元,其给付方式为免收陈女士的商店和两处住宅两年热费。

  案例八:拔罐烧伤消费者获赔万元

  王先生于2010年5月28日晚到伊春市某洗浴中心洗浴。拔火罐时,因服务人员操作不当,后背严重烧伤。治疗后,王先生的后背烧伤疤痕仍十分明显,并常常疼痛。王先生要求洗浴中心赔偿误工、精神损害和后续治疗等费用2万元,被拒绝。6月15日,王先生投诉到伊春市消协。经多次调解,洗浴中心一次性赔偿王先生误工、精神损害和后续治疗等款项1.4万元。

  案例九:听信宣传降糖不成反住院

  2010年7月30日,齐齐哈尔市消费者赵女士参加“一品堂蜂胶专卖店”免费血糖测试活动,被测出“血糖高达9.0”。店员向她推荐一种叫“糖清”的保健品,称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赵女士服用后,8月1日突然不省人事。医院诊断为,服用不宜保健品引发不良反应。齐齐哈尔市消协认定,经营者虚假宣传。最终,经营者赔偿医疗费等共计6600元。

  案例十:买到假药奶牛注射后死亡

  2009年6月29日,甘南县奶牛养殖户郭某在音河镇“齐国民兽药店”购买了奶牛针剂“干奶灵”。注射后,奶牛死亡。经送检,该产品属假药。消协认为,卖假药本身违法,而且奶牛是死于注射假药“干奶灵”之后,卖假药一方必须给予郭某赔偿。最终药店和供货商赔偿养殖户郭某经济损失1.1万元。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