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村民自迁祖坟为民生工程“让路”
2011-04-11 10:17:03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刘为强 李双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1日讯 坟迁走了,是谁把带着思念的菊花留下了?看吧,荒野之上这娇嫩的菊花,别有一种震撼心灵的美丽。这可爱的花朵,不仅勾起人们心底的思念之潮,更让人感慨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缤纷。

  于是,我们终于知道,爱,一直都在心底,从未远离。任凭岁月沧桑,红尘滚滚,不管身处何时、何地,爱都在心的一隅,执着坚守……

  ——张燕

  (一)

  一炷香点燃哀思,一块红布遮风挡雨,一个萝卜填满坟坑,一只红帆引导魂灵,再磕三个响头,母亲,您要走好啊

  ……

  2011年4月8日上午7时40分,56岁的龙凤镇保田村村民曹永发,在母亲的坟头,颤抖着挖下了迁坟的第一锹土。两个弟弟在一旁,眼中有泪。

  老曹花白的头发,被野外的晨风,吹得有些凌乱,一如他此时纷乱的心绪。

  3个小时后,一位在荒郊野外埋葬了50年的老人,在3个已是人到中年的儿子凝重的目光下、在他们小心翼翼的呵护中,迁进了位于市殡仪馆的“新家”。

  “春光明媚搬新居,高楼大厦是宝地”,这是曹家兄弟写给母亲的幡联。当老曹将母亲的骨灰盒,小心翼翼地放进存放大厅的一刹那,原本以为会很平静的他,眼圈还是红了,“妈,早就想给您老迁出来了,这回,咱也住新楼了,环境挺好,也没花啥钱……”

  至此,龙凤镇保田村千座祖坟的搬迁工作已经过半,10天后有望全部结束。


 

  (二)

  龙凤镇保田村虽然只有常住人口4400多人,可村西南两公里处的一片大坟场,却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地处石化总厂、铁东、安达和龙凤镇交界地带,加之年代久远,这片风水地里,埋了大大小小1000多个坟头,远远望去,尘土飞扬,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甚是凄凉……而坟地的不远处是村落,与村落遥遥相望的,是楼房。

  因为即将开工建设的南环路,保田村这片有着50多年“历史”的坟地,眼下就要集体搬迁了。

  “几辈子的祖坟,没人愿意动啊,可祖坟再重要,也是家里的事,在家门口修一条宽敞的大马路,却是大家的事。”保田村迁坟第一户刘凤琴如是说。

  4月3日一大早,她领着一大家族27口人,郑重地买了18支鲜花,找了6台车,第一个把祖坟迁走了。其实,刘凤琴家的祖坟原在喇化,4年前才迁到家门口,没想到4年后还要再迁。

  刘凤琴叹了一口气,很爽朗地笑了:“没事,以后就不用再搬来搬去了。”

  “风水好”的邵家,坟里的尸骨经过多年都没烂,搬迁时,一家老小,心情很复杂,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用塑料布把尸骨包好,提前3天就把坟给迁了。

  “社会都文明了,坟早晚都得迁。”邵老大的话语中透着豁达。

  迁坟有点“犯难”的倒是周河。他是保田村村委,主抓民政工作。每一座坟要迁,他都得到场,一一记录,哪怕是凌晨2点。不仅如此,他自己家的祖坟也得迁,而且是10座并骨坟,20只骨灰盒。

  “让他犯难的是没时间,实在不行就雇人吧,咱管这个的,更不能拖后腿。”周河的声音里透着无奈。

  俗话说,“三、六、九,往出走”,8日是农历初六,迁坟的人特别多。这天早上6时,坟地里已经有3家在搬迁了。到上午8时,已有27家在坟前忙碌。坟场里到处是大小车辆、到处人头攒动,鞭炮声此起彼伏,甚至还有挖沟机在帮忙。

  (三)

  南环路是一条民生路。

  “南环路通了,咱保田村的人开车七八分钟就上大广高速了,乘风庄、让胡路、八百垧想去哪儿去哪儿,再也不用绕萨尔图了。”接受采访时,保田村书记刘会文如是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