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团山悲歌之亟待拯救的“黄金首站”
2011-05-09 15:30:15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同 曲显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呼兰河边水土流失严重

采砂的船只

  东北网5月9日讯 哈尔滨的湿地旅游蓝图,正在被描绘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素以冰雪闻名的冰城哈尔滨正在叫响另一个称谓——北国水城。保护江河生态、开发湿地资源,已成为大哈尔滨的重要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团山的历史遗留问题亟待破解。

  目睹团山惨状的驴友张先生说:“我热爱家乡哈尔滨,她这几年的变化让我欣喜。然而,团山一行却成为我心中的痛。作为整个旅游线路的第一站,团山景区的水土流失,已对呼兰河下游的生态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要打造‘文化呼兰河’,保护好湿地这个‘根’,先遏制采矿采砂行为,限定耕种范围,再恢复湿地面积,修复受损景观已刻不容缓!”

  沿河湿地是生态恢复根本

  村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河边根本就不适合种庄稼。本来就是浅水塘,一下雨就积水,这两天一直都有雨,他们的地都白垄了。如果赶上水大,呼兰河这侧的耕地全都保不住。沿河种庄稼,毁了湿地的同时,也伤了田地。”

  “呼兰河上游远在伊春市铁力的林区,那里山清水秀,沿河湿地密布,生长着多种鱼类。曾几何时,呼兰河也是一样的生态面貌。”相关专家表示,团山是扼守松嫩平原腹地的要冲,又是进出小兴安岭山地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团山因西据呼兰河水,环拥辽阔沃土,有交通之便,渔粮之利,自古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渔粮之利,也是一种自然平衡。千百年来,团山湿地一直被侵犯,一直都没有消失,这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但如果盲目乐观,导致渔粮失衡,将得到“老天爷的惩罚”。团山耕地再多,也不会再有渔粮之利。

  建设“文化呼兰河”不能丢了“魂”

  相关专家表示,在水城建设中,呼兰区要打造“文化呼兰河”这张牌,就不能丢了团山这个“魂”。“1999年1月10日,团山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时有这样的考古概括:团山因山形似龟,俗称为龟山;团山是地势不高的丘岗,山的顶部比较平坦,其上有一座古代城址,在古城南侧一个小山岗上(俗称王八脑袋)可以见到一座古塔地基遗迹;在古城东南方向一处簸箕形的小山谷中,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在山的西缘,古城之下,还存在着另一处古文化遗址。其实,这些概括已经与1983年时最初的考古描述相去甚远,到如今,就连这些概括的遗址也都找不到了。”

  “团山风景区挂牌多年,除了修一个大门,对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挖掘,哪件事儿都没做好。‘金兀术的妹妹坟墓’、‘外国盗墓者留下的纽扣’,都成了没有考据的民间传说。”驴友李先生气愤地说。

  村民刘女士告诉记者,除了一条屡修屡损的通村公路,呼兰区这些年对团山景区的开发建设仅限于规划层面,“山门都是我们村自己筹钱建的。网上出现的‘民女告官’就发生在这儿。村民举报这里的环境和生态遭到人为破坏,被人打击报复,险些家破人亡。相关管理部门对此也没有回应,破坏也就成了常态。”

  拯救团山刻不容缓

  在团山北山的一个坡地上,3名团山村村民正躺在田间闲谈。其中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这片山坡还都是草地,小时候他们经常到这里玩。“30年前,这一区域的古代遗址非常明显,古城的北城门还有部分立在山北一二公里远的河套上,这些年都被河水冲没了。前几年有人还在那边挖到过碗口大的铜钱,用手一擦锃亮,现在啥都没有了。”

  1986年6月,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和呼兰县文物管理所对团山文化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察,并撰写《哈尔滨市呼兰县团山遗址调查简报》。调查表明,由于河水冲刷,这一片遗址已经形成了自然断面。

  相关专家表示,由于近些年肆意在河边耕种、采砂,严重破坏了沿河湿地,湿地保持水土的功能不断减弱。水土流失不但改变了河道位置,也加剧了河水对古城遗址的吞噬。“远看,呼兰河在团山一带转了一个大弯,河道中央形成了一个大沙洲。沙州将河水挤向两岸,两侧河岸在不断塌落。”

  对此相关专家和市民纷纷表示,水土流失对呼兰河下游的生态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不管是呼兰古城建设,还是河口湿地建设,如果泥沙不断顺河而下,都会造成河道淤塞和岸滩改变。停止采矿采砂、限定耕种范围、恢复湿地面积,都是刻不容缓要做的大事。

  系列报道:团山悲歌之驴友见闻 惨不忍睹

  团山悲歌之挖山开矿 湿地满目疮痍

  团山悲歌之十年纸上规划 十年持续破坏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