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生命价值 书写为民篇章
——记哈尔滨市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办事处萧红社区党委副书记孟宪波
他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十年如一日管护社区环境卫生;他身患癌症胃被切除四分之三,却一直奋战在“中兴”战略硬铺装战役一线;他因数日连续战斗在清冰雪现场,而累倒在大街的雪堆旁……他就是2009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哈尔滨市城管爱心使者、南岗区优秀共产党员,松花江街道办事处萧红社区党委副书记孟宪波。
拆违建——坚持对话“动真情”
“孟书记的癌症不是一天两天了,他那么大年纪,还这么拼命,都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好的居家环境,我们还能说啥,拆吧!”萧红社区满洲里街115号院的居民郭某说。
萧红社区是老城区,棚户区居民生活环境极差,裸露地面比较集中,有187处近千米的违章私建需在10天内拆除,孟宪波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为了配合改造,他与社区同志一起开展前期摸底调查,每天早六点就逐门逐户走访。“五加二、白加黑、风伴雨”,不厌其烦地做居民思想工作。
邮政街299号贫困家庭赵某私接阳台开食杂店,当拆至他家时,赵某态度十分蛮横:“我家条件不好,开店是为了生存,谁来了我也不拆!”为了既保进度解决问题,又不使被拆迁户情绪激化,孟宪波给赵某送去了大米、豆油等日用生活品,还拿出庭院改造效果图,讲明拆违是为了彻底改变社区环境,他家的困难政府会帮助解决。赵某看到漂亮的整治效果图,激动地握着孟宪波的手说:“你们这种劲头做工作,对我们态度又好,又有耐心,又为了大家,我们再不理解支持,心里过意不去呀。”第二天一大早,就自己动手拆除了全部违建。
日复一日,200多人次反复沟通、谈话,57户拆违对象情绪平稳了、思想做通了,40多处、360多平米的违建消失了。
硬铺装——舍得这把“老骨头”
“是群众的事儿,我就不能歇着,搭上这把老骨头,也不让公家财产受损失”。海关街124号楼道口,几扇破板门随风摇曳。孟宪波时而拿出皮尺反复测量,时而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这已经是他两天内第三次来这里。附近的贾大爷问原因。“这不市委、市政府要给咱裸土地面改造嘛,援建单位答应帮咱们把这几扇单元门也给换了,我来量量这门的尺寸。”“那你也不用量了又量啊?”“贾老哥,这两天忽晴忽雨,门这东西热胀冷缩,尺寸差一点就安不上,耽误工期不说,浪费援建单位的钱就不应该了”,孟宪波耐心地解释。
在硬铺装中,孟宪波满怀与社区居民群众的浓浓深情,破解老百姓遇到的一件件“小事儿”,一件件难事。在一次美化庭院修建花坛时,孟宪波推着三轮车一趟又一趟地运送花土,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社区居民看到后说,“老孟书记,这么干你不要命了,你动动嘴,我们一起干就行了”。孟宪波笑了笑,“不就是拉拉土、栽栽花吗,累不死人的。”社区居民被他感动了,纷纷拿出工具参加劳动,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鲜花就种在了花坛中。
30天披星戴月的坚守,难以计数的奔波劳碌,上百次的胃痛痉挛,终于换来了社区6000平米整洁的庭院、200平米漂亮的花坛、30处健身体闲设施。
护庭院——敢于较真“唱黑脸”
看着崭新的庭院,望着居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孟宪波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有人建、无人管”、“三天半新鲜又露馅”的问题成了他一个心结。他与同事商议:“政府为咱老百姓办好事、实事,咱们也要自己管好自已。”在他的倡议下,“三个五”、“八不要一务必”,一个新的庭院管理办法跃然纸上,他主动承担起3个庭院6000多平米的清扫任务,以党员为骨干的12人庭院党员义工管护队也很快组成了……
为了不让重载车辆进出庭院破坏庭院路面,孟宪波又自己“找事”,每天在各庭院巡查,阻止载货车辆进入庭院。一天,一辆载满货物的车子刚刚开进院子。“停车!”一声喝令,把司机吓得急刹车。孟宪波走上前严肃地对司机说,“载货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庭院”。司机极为不满地说:“你谁呀,能不能少管点儿闲事!”孟宪波斩钉截铁地说,“这个闲事我管定了,庭院的道板就不容被破坏。”
“是破坏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就必须敢管、真管。”一个深秋清晨,孟宪波发现一家刚刚搬进来的租房户把一大堆垃圾散放到单元门前,路过此处的居民都捂起了鼻子。他急忙走上前劝阻。“这是我家门口,我爱往哪儿扔就往哪儿扔,你管得着么!”孟宪波耐心地说,“庭院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的义务,你还是把垃圾收起来吧”。在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下,租房户终于羞愧地把垃圾清运走了。
清冰雪——以雪为令“为百姓”
“虽然我们不是专业清雪的城管,但也要和他们比一比,他们清街路,我们清庭院,确保家家都门清,保证人人不滑倒”。孟宪波拖着带病的身躯,率先投入到社区庭院清雪工作中。
11月12日,鹅毛般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邮政街299号附近的垃圾被人们忽略在角落里。孟宪波找来负责清运垃圾的保洁员,保洁员摇摇头,“上面这么多雪,叫我怎么清垃圾啊,还是找人先把雪清了吧。”他又找来清雪队员。“这雪都混到垃圾里了,我们只管运雪不管清垃圾。”望着这堆“二合一”的垃圾,孟宪波皱了皱眉,“你们不管,我管!”于是,他从社区拿来铁锹,拉来手推车,一锹一锹地收拾起来。看到孟宪波的一举一动,保洁员来了、清雪队员来了、附近的居民来了。不一会儿,庭院门口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可孟宪波的裤管里却灌满了垃圾的污水和雪水。
孟宪波的行动感染着社区居民群众,接下来的几天,一支支志愿清雪队伍成立起来,一堆堆积雪被运走了,一座座冰包被清除了……而他却在11月15日晕倒在雪堆旁,被晨练的人们送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