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三年共改造棚户区362万平方米 5万户居民迁新居
2011-05-18 09:34:26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李淑娜 董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5月18日讯 棚户区改造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也事关城市的整体形象。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我市城市建设欠账严重,许多群众长期居住在棚户区。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共有集中连片、建筑久远的棚户区31个,建筑面积为505万平方米,居民有7.5万户、人口22.5万人。为了改善棚户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齐齐哈尔市坚持以人为本,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惠及民生的“天字号”工程,三年来共改造棚户区362万平方米,建设棚改回迁安居房374万平方米,有近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通过三年不懈努力,齐齐哈尔市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消除了出行、排水、取暖、用气、居住安全等困扰。原有住房低于40平方米的低保户、残疾户不用交任何费用就住上了比原先面积更大的楼房。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建筑面积从原来的户均22平方米、人均7.5平方米增加到55平方米和18.3平方米,基本接近全市人均建筑面积24.8平方米的居住水平,拥有了比原有房产翻几番的价值。

  棚户区改造还改善了城市面貌,昔日破旧杂乱的平房区如今变成了崭新整齐的楼房区,城市功能和环境得到了完善,棚户区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此外,道路、排水、供热、供气、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同步得到提升,新建和拓宽改造主次干道156条、152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4.64公里、供水管线2.17公里、天然气管线12.5公里,新建绿地公园游园14个,新增公共绿地56万平方米。

  走进新合小区,黄白相间的棚户区楼房拔地而起,与周围的一些老楼房相比,显得格外的醒目。棚改楼房中间是宽敞的休闲广场,广场中间整齐地摆放着运动器械,广场里人流不断,散步的,在运动器械上锻炼的,一派生机盎然。

  记者走进棚改户夏学宝家中,崭新的床单,精美的套装门,到处透着乔迁的喜庆。夏学宝是第一批上楼的棚改户,不知不觉已经搬进楼房近三年了,谈起刚搬上楼的时候,夏学宝激动地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还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楼房,还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哇!”

  待改的棚户区,大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积弊众多。大片棚户区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不仅房屋建筑质量差、人均面积小,而且排水、供热、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也不齐全,存在着交通不便利、环境卫生差以及治安、消防隐患多的问题。“夏天热得哗哗淌汗,外面下雨屋里滴答,冬天又冷得像冰窖,缸里的水一宿就能冻成冰坨子。”夏学宝回忆棚户区的生活,感叹连连。“现在好了,冬天供暖特别好,室温都在26℃左右,夏天室内南北通风,要多凉快有多凉快。”日子过得舒心了,夏学宝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也不一样了,晚饭后,一家人常常到阳光文化公园去遛弯儿,或是直接到小区广场上杀盘棋,做做健身器械,跳跳集体舞,日子过得别提多惬意了。

  今年,齐齐哈尔市棚户区改造再施大手笔,市区计划拆迁棚户区10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140万平方米。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