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一:商场超市书店鲜有“吞云吐雾”
东北网5月30日讯 21日是双休日,佳木杠斯市区各大商场迎来了一周的客流小高峰。记者走访了新玛特、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大润发等几家大型商场超市书店,这些场所没有人在室内抽烟。
在新玛特,记者从一楼转到五楼,都没有看到吸烟者。在五楼饮食区,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当记者来到百货大楼门前时,看到商场门玻璃上清晰地写有无烟商店的字样,商场内也未看到吸烟者,商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场平时对这项工作管理得比较严,这几年已经很少有人在商场内抽烟了,偶尔有人抽烟,提醒一下也就自觉灭掉了。随后,记者来到了其他几家商场,同样也没有看到“吞云吐雾”的现象。在一家超市门外守候片刻,记者看到几位男女走到门口处将手中未吸完的烟掐掉后才走了进去。
书店里的情况与商场里情况类似,同样没有出现“烟雾缭绕”的现象。在新华书店,书店内挑选图书的人很多。记者在书店内楼上楼下地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人在书店内抽烟。
市民陈先生带着孩子正在文化宫附近一家书店里选书,他说,他经常带孩子来书店,虽然他也是位烟民,但书店里是个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地方,况且来这里的孩子比较多,而且书店里的书都是易燃物品,他从来没在书店内抽过烟,“实在忍不住时,就到外面抽完了再回来。”
探访二:医院、车站“禁烟”标识醒目
像医院、车站这类的公共场所,客流量比较大,而且进出人员也比较复杂,所以一直以来在此抽烟的人比较多。但记者走访市内几家医院和客运站、火车站等客流量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时发现,禁烟令下,绝大部分市民比较自觉,不少烟民不得不转战室外或吸烟室。
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佳木斯火车站售票大厅,一进入大厅,在四个立柱上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识,大厅内未看到有人抽烟。随后,记者又来到候车室二楼,在洗手间附近门上方有清晰的“禁止吸烟”的标识。但在中间位置,一房间门上写有吸烟室字样,只见一位背着旅行包的男子手里拿着一支香烟左看右看地寻找能抽烟的地方,看到吸烟室后走了进去。在记者停留的几分钟时间内,有三人拿着香烟进入吸烟室。
在公路客运枢纽站,大门左侧墙上有“禁止吸烟”,违者罚款10-50元的提示语。而室内柱子和墙上都贴有“禁止吸烟”的警示语。在一楼大厅,候车的人很多,但没看到有人吸烟。在入口处疏导进出人员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该站开始运营时起,就禁止在室内吸烟。
随后,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外科楼一楼大厅内挂着“您已进入无烟医院,室内所有区域都不能吸烟,请自觉遵守”的红色条幅,标识非常醒目。记者绕医院一圈未发现有人吸烟。而在一家医院住院处的楼道里,记者发现一老年女子正在吸烟,“没办法,烟瘾大,医院不让抽烟,只好到背人处抽。”说话间,一年轻男子也来到这里并点燃烟抽起来。而此处垃圾桶内扔着不少的烟头。这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部分人都比较自觉,但还是有少数人会悄悄在比较隐蔽的楼道里吸烟。
室内禁止抽烟,不少烟民于是便转向室外。23日上午,在火车站候车室门口的台阶处,地上随处可见烟头,有的市民干脆就坐在台阶上“吞云吐雾”。“里面没有人抽烟,咱也不好意思在里面抽,只好出来抽。”一位男子边抽边说道。
探访三:饭店、娱乐场所烟民不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饭店和娱乐场所不愿得罪客人,对客人抽烟现象不理不问。
23日中午,在保卫路一家面馆内,有几个顾客边吃边抽烟,但没有人对其进行劝阻。老板告诉记者,他已经听说了禁烟令的事,但小店本来就不大,有人能进来吃饭已经不错了。顾客要抽烟,我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记者走访的多家餐馆经营者普遍表示担心劝阻吸烟而影响生意,只能对吸烟者采取默许态度。
23日下午,记者走进一家浴池,只见大厅内有人在吸烟,在大厅内看不到禁止吸烟的提示标志。在女浴池更衣室,从浴池内出来的一中年女子打开存衣柜拿出烟点燃。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禁烟令,只见她很茫然地摇着头。老板称,“其实我们也不愿闻烟味,但顾客是来消费的,真的要抽烟我们也不好意思说,怕影响生意。”
相关链接:禁烟的公共场所包括哪些?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这次禁烟范围内的7大类28小类公共场所包括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酒店、影剧院、影像厅、舞厅、音乐厅、体育场、游泳场、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书店、候诊室、候车室及公共交通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