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走基层 看公路建设】省委统战系统考察团考察公路建设
2011-09-03 17:53: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吴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工作人员向考察团成员介绍公路三年决战建设成果。东北网记者 吴萌 摄

  东北网9月2日讯(记者 吴萌)今年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收官之年,省委统战系统组织的开展的“学讲话、忆党史、看发展”学习考察活动用四天时间陆续走过哈大、大齐、绥北等新建设高速公路,感受三年决战来公路建设者为我们带来的变化。

  设施齐全、道路平整,这是考察团成员走在大齐高速公路上最直接的感受。在以“简欧式”设计风格建设的大齐公路红湖服务区,考察团听取并了解了大齐高速公路建设中克服的种种困难,“我省冬季漫长,有效工期平均只有六个月,个别地区还不到90天,三年决战有效施工期加在一起仅540天。”公路建设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

 
我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取得的战果(左图红线)。东北网记者 吴萌 摄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省内外500名勘察设计专业人员,购进先进的技术装备,超常规开展勘查设计,采取分片平时展开,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交叉进行,技术专家全程跟踪管理,集中封闭作业等措施方式,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以往三年的工作量。”

  公路建设者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每一位考察团成员都表示钦佩,但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还要保证质量,同样离不开的科技的力量。据介绍,在公路路基建设方面,针对总长度达35公里的岛状冻土施工世界性难题,组织国内知名冻土专家科学论证,采用多种措施加以解决;针对300多公里旧路帮宽,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解决不均匀沉降、路面反射裂缝等问题。在路面方面,引进高性能沥青路面设计配合比理论和施工措施,提高了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能力。在桥梁方面,采用桩底压浆、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等多项新技术。

 
攻克技术难题的图解版。东北网记者 吴萌 摄

  通过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路面总体使用寿命可增加30%、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降低20%、桥梁主体工程使用寿命可增加20%~25%,桥面早期破损和桥头跳车等质量通病得到很大改善。高科技不单造就了高质量公路,同时也也节省了费用。三年决战建设3042公里高速公路总投资720亿左右,平均每公里造价不到2400万元,远低于全国4300万元的平均水平。

  看到我省高速建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自省科学院的副院长郭景春欣喜的道:“过去我省高速建设里数在全国排名倒数,这对龙江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负担。相对于许多南方城市,我省冬季漫长对路面造成影响很大,公路建设者们仅用三年时间就克服了这些问题并完成这么长的道路建设简直就是奇迹。他们才是当今时代里的‘铁人’,每一位高速公路建设者都该为今天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绥北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文化建设每日一语展示板。东北网记者 吴萌摄

  在绥北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记者看到一块“文化建设‘每日一语’展示板”。据工作人员介绍,从绥北高速公路建设伊始,这块板上天天都有人进行更新,他们有的是指挥,有的是部员,有的来自工程监督部,有的来自技术部,大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对高速建设注意细节、把握方向、面临的问题。从上到下,每一位参与建设的人员都希望把一条质量最好的高速公路奉献给全省人民。

  三年公路建设决战,我们看到的是发扬龙江交通精神,吃苦耐劳、科技创新、团结奋进的建设者们顶风雨、战严寒的英勇身姿,也使我省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个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交通大格局,成为了东北地区、乃至中部省份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的省份。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