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7日讯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呼我应,民呼我为,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全面贯彻司法为民宗旨,不断进行司法改革,顺应民意,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亲民新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人民满意度不断上升。
提升便民服务,程序繁变简。针对群众反映,立案厅狭小、拥挤、程序繁琐的问题,在办公条件拥挤的情况下,辟建了1000平方米的立案大厅,开通了立案绿色通道,实行集咨询、诉状打印、复印、立案分案、排期、送达、保全、收费、信访听证于一体的一条龙立案方式,立一起普通案件只需20分钟,并且所有案件均做到了当日立案、当日排期、当日确定主审法官、当日送达开庭传票,并向当事人送达保全提示、申请调取证据提示,诉讼风险提示,方便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事人反映,过去立案各屋乱“窜”,现在只要在立案庭站一站,各种手续全办完,只等开庭来答辩。对于申请保全的案件做到当天申请当天保全,为后期执行奠定了基础。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严格规定了案件流程环节的时限,实现了各个环节的及时有效地衔接,从根本上杜绝了案件欠拖不决的问题。五年来,无一超审限案件,在精力、财力、时间上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三个派出法庭也都结合辖区实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便民措施,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开庭,法官定期进社区、在农村集贸市场开办巡回法庭,在边远地区设置便民服务联系点等形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实现案结事了,时间长变短。任何一个当事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案结事了,马拉松式的诉讼对当事人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为了应对群众的这一需求,让胡路区法院在扩大庭前调解“面”的基础上,以“点”求突破,明确规定对六类案件加大立案调解力度,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调解工作的规定》、《立案调解中心运行规则》和《立案疏导制度》等指导性文件,把释法析理司法调解贯穿审判工作始终,建立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企业协助调解的调解联动机制。仅三年来,通过法院配合行政调解,企业调解,就妥善处理各类纠纷200余起,通过加强诉讼外调解,近两年受案数实现了下降趋势,缓解了法院的审判压力。为了推进调解工作加大调解力度,该院成立了立案调解中心,对所有民商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优先进行立案调解,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达成协议,从立案到签发裁判文书仅需30分钟。五年来,有7000余起案件在立案调解中心结案,且无一反悔、无一申诉、无一上访,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效果,立案调解经验在全国法院立案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介绍。
推行司法救助,诉讼难变易。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让胡路区法院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使这部分群众得到法律的惠顾,让他们不但能打官司,而且打得起官司。五年来,该院为弱势群体指定援助律师132人次,和其它人一样,享有应有的司法权利。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和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224万元,避免了没钱打不起官司的问题。为解决贫困当事人的生活困难,这个法院还专门成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干警每人每月捐50元目标奖,五年来累计达到24.5万无,对判决利益不能实现且生活确有困难亟须帮助的申请执行人和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属予以必要的司法救助。同时为特困群众申请司法救济金280万元,共救助困难当事人127人,一些受助的当事人感慨的表示:自古以来打官司就得花钱,天经地义,但法院不但不收钱还帮我们解决生活困难,我们一辈子都会记着让胡路法院的好处。
为提高对弱势群体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立案时即向当事人送达“申请调取证据提示”指导他们举证,对举证困难的,法院依法调取证据,避免了有理打不赢官司的问题。情法辉映之举,使让胡路区法院不但赢得了金杯银杯,更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