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供热抽条致居民挨冻 五问哈市运动员公寓供热问题
2011-10-31 09:00:0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赵政府 高宏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31日讯 从20日法定开栓日开始,哈尔滨市香坊区体育街运动员公寓12层以上的居民家暖气就没热过。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准备参赛的运动员也被冻感冒。谁为运动员比赛成绩负责,供热单位又为何迟迟不供热呢?

  1问 为何有人收费无人管冷热?

  为让老百姓提前住上暖屋子,哈市今年要求供热企业提前一周,也就是10月13日开栓试运行。哈市大多数供热企业都按照规定提前开栓。可体育街运动员公寓的居民不仅没有提前享受热服务,反而20日正式开栓以来,12层楼以上的30多户居民家里暖气一直冷冰冰的。

  而且,运动员公寓一楼商服的暖气也不热,白天只能打开门往外放冷气。临街一家药店贴出一张招聘营业员的广告,因为一名营业员说屋子冷,刚刚辞职了。两名正在接待顾客的营业员都穿着很厚的棉衣。“你看,我穿着滑雪服、大棉裤、军勾鞋,拿着电暖宝,这还觉得冷呢。”一位营业员对记者说。

  屋子不热,居民们先是找到负责供热的东光厂换热站,工作人员告诉居民回家放跑风。居民回家把跑风放了,结果还不热。

  没办法,居民向媒体公布的供热主管部门打电话。住在运动员公寓高层1单元14层的李先生说,自从20日开始,因为家里不热,他四处求助,打过市长热线、区供热办等几个部门的投诉热线。但除市长热线和香坊区供热办给予了答复,表示此处属于供热管线末端,让等等就会热以外,其他热线都石沉大海。

  记者按照东光厂换热站门前的供暖投诉电话打过去,其中一部投诉电话打通后,对方告诉记者这个电话是调度室的,让记者打另一个电话;而另一个电话打通后,对方称是办公室,不是业务部门,又给了一个号码,但记者试了几次都打不通。

  根据规定,当出现供热故障等原因导致48小时以上室温不达标的应该及时告诉居民,做好解释工作。但是,居民不仅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投诉也没得到及时回复,在楼道和小区的公示板上也看不到相关的通知。“当时收费的时候很热情,但是投诉的时候却给了冷脸子,怎么就没人管了呢。”居民们很不解。

  2问 运动员冻感冒,影响成绩谁管?

  就在本报连续几天关注体育街运动员公寓屋子冷的问题时,记者得知几名租住在运动员公寓高层的女篮运动员被冻感冒了。

  “居民冻感冒了,可以请假去看病,或者到亲戚家住两天。可运动员不行啊。”一位运动员告诉记者,她们近日就要到外地比赛,公寓和训练馆这几天一直就没有暖气,训练完了一身汗,太冷了没办法洗澡,有的队友都感冒了,直接影响到队员们的日常训练,甚至可能影响到比赛。

  根据供热单位此前的说法,停热的一个原因是该区域的产权单位拖欠部分热费。产权单位得知后,把热费都补交了,可是暖气还是不热。

  普通人感冒了可以吃感冒药,但是运动员却不能随便吃,因为很多感冒药中含有兴奋剂成分,被查出使用禁用药物的后果不堪设想。不吃感冒药身体还乏力。假如她们因为感冒影响到了比赛,影响到比赛结果,请问供热单位和供热主管部门,你们能为运动员的比赛结果负责吗?


  3问 供热企业抽条,为何无人监管?

  30日一大早,记者再次来到运动员公寓,跟随东光厂换热站和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小区的供热设备进行了检查。

  物业公司找来一位在此工作了3年多的技术人员帮助查找原因。

  记者跟随这名技术人员钻进小区一楼的设备检查井和楼顶的检查间。在21楼的楼顶,这名技术人员打开了运动员公寓2单元的分水阀和跑风。把跑风里的空气放出后,一股水柱喷出。

  “这压力也太低了,水柱只有10厘米高,20多层的楼,水柱至少要1米才能把热水压上来。”这名技术人员说,这栋楼不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系统压力不足,二是供水温度低。为了证实这名技术人员的说法,记者再次来到小区院内的换热站。发现一次网的来水温度表显示温度只有48℃,回水温度只有30多度。

  在现场,换热站的一位工作人员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供水压力确实有点低。“来水温度也有点低,满足不了供热要求。”

  至此,导致运动员公寓室温不达标的症结基本找到了,一个是供水压力低,二是供水温度低。供水压力和跑风的问题,对于一个供热单位来说是最基本的功课,但就是这样最简单的问题,10天都没解决,这样的供热单位供热资质是不是有问题?

  记者就此咨询了一位业内人士。“这明显是偷工减料。”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供热设施的设计规范,热电联产供热的换热站一次网出水温度应该达到60-70℃,回水温度40-50℃,这样居民家温度才能达到18℃以上。“压力低可以节省热水的出水量,水温低可以少烧煤。”

  4问 要测温咋“没设备”?

  根据《黑龙江省供热条例》,居民室温低于18℃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可告知供热单位。供热单位自被告知之时起,10小时内进行现场测温,在每个供热区域内都设有义务监督员,而且给居民免费测温。

  居民为此来到换热站,希望给屋里测温,为以后退费保留证据,可得到的答复却是“没设备”。

  根据刚刚审议通过的《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办法》规定,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需要停热8小时以上的,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采取张贴通知、媒体发布等形式及时通知用户。由于供热单位原因造成连续停热48小时以上,室温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供热单位应当向用户按日双倍退还热费。

  家住体育街运动员公寓3单元20楼的高东说,居民挨冻了10天,就白挨冻了吗,不热的几天就不能退费了吗?

  居民张洁女士有同样的困惑,她说,20日开始供热,但屋里暖气冰凉,冻得自己都感冒了,没办法只能开空调,费了很多电。但是,却找不到人给退热费。

  5问 谁为冷屋子负责?

  在供热之初,哈尔滨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市民住上暖屋子,哈市推行属地管理制度,各区政府成为供热工作的责任主体,区长是供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保供热监管、供热质量和供热安全工作,落实在各区政府、供热办、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各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对辖区内每一处热源配备专人监管,每个小区庭院聘请义务监督员,共同对供热企业进行监管。

  同时,今冬哈市将实行测温点制度,由各区在各供热企业辖区内确定居民家室温检测点,供热企业派专人测温,由锅炉检验所等机构不定期抽查测温真实性。发现供热不达标情况,将立即对供热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两次整改通知后拒不整改的企业将被约谈、处罚,直至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哈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将定期在媒体上发布“供热红黑榜”,对供热质量存在问题的企业和所在区政府进行曝光。

  运动员公寓的居民表示,《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对于室内达标温度和具体退费问题都有明文规定,哈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供热之初也做了公开承诺,相关部门应该给这些挨冻并受损失的居民一个说法吧。同时,应对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

  截至记者21时发稿,记者从居民处得知,运动员公寓高层的暖气开始热了。“盼了10天终于来气了。”一位居民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记者。记者从物业和供热单位了解到,他们采取了加压、提高供水温度和调整回水阀门的办法解决高层不热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代峥